土龙朝祀雨,田火夜驱蝗

拼音tǔ lóng cháo sì yǔ , tián huǒ yè qū huáng 。

出处出自宋代欧阳修所作的《被牒行县因书所见呈寮友》。

意思救济然后建造土龙泥塑,清晨摆上祭祀用品祭告求雨,田里燃起火把,晚上一起忙着驱赶蝗虫。

注释土龙:古人祈雨时所造的龙形泥塑,以古应龙为原型。有说土龙是中国民间流传的动物,生活在稀松的土壤中,行动敏捷,体形庞大,也有人认为它纯粹是根据蛇幻想出来的。

原文链接 《被牒行县因书所见呈寮友》拼音版+原文翻译

相关诗句

土门壁甚坚,杏园度亦难。
——杜甫《垂老别》
土风坐男使女立,应当门户女出入。
——杜甫《负薪行》
土花漠碧云茫茫,黄河欲尽天苍苍。
——李商隐《李夫人三首·其三》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陶渊明《桃花源记》
土脉阳和动,韶华满眼新。
——汪洙《神童诗》
土地卑湿饶虫蛇,连木为牌入江住。
——张籍《江南曲》
土花能白又能红,晚节由能爱此工。
——朱淑真《黄花》
土膏滋玄液,松露坠繁柯。
——柳宗元《种术》
土毛无缟纻,乡味有槎头。
——孟浩然《送王昌龄之岭南》
土被文绣兮,士无䄈褐。
——韩愈《马厌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