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上卓旌旗,楼中望烽燧

拼音chéng shàng zhuó jīng qí , lóu zhōng wàng fēng suì 。

出处出自宋代王禹偁所作的《对雪》。

意思城上军旗高高随风扬.城楼日夜警觉望烽燧。

注释烽燧:烽火台、烽台、烟墩、烟火台。如有敌情,白天燃烟,夜晚放火,是古代传递军事信息最快最有效的方法。

原文链接 《对雪》拼音版+原文翻译

相关诗句

城中居人厌城郭,喧阗晓出空四邻。
——苏轼《和子由踏青》
城头日,长向城头住。一日作千年,不须流下去。
——李贺《后园凿井歌》
城陷撞军入,掠去随胡儿。
——曹勋《入塞》
城南载酒地,生死一沾巾。
——晁冲之《感梅忆王立之》
城外土馒头,馅草在城里。
——王梵志《无题·城外土馒头》
城池百战后,耆旧几家残。
——刘长卿《穆陵关北逢人归渔阳》
城外萧萧北风起,城上健儿吹落耳。
——刘基《北风行》
城上青山如屋里,东家流水入西邻。
——王维《春日与裴迪过新昌里访吕逸人不遇》
城上风威冷,江中水气寒。
——骆宾王《在军登城楼》
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
——陆游《沈园二首·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