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上卓旌旗,楼中望烽燧

拼音chéng shàng zhuó jīng qí , lóu zhōng wàng fēng suì 。

出处出自宋代王禹偁所作的《对雪》。

意思城上军旗高高随风扬.城楼日夜警觉望烽燧。

注释烽燧:烽火台、烽台、烟墩、烟火台。如有敌情,白天燃烟,夜晚放火,是古代传递军事信息最快最有效的方法。

原文链接王禹偁《对雪》古诗的意思及拼音版

相关诗句

城堞逶迤万柳红,西山岧嵽霁明虹。
——康有为《过昌平城望居庸关》
城上胡笳奏,山边汉节归。
——杜甫《秦州杂诗二十首·其六》
城郭类村坞,雨雪苦载涂。
——王冕《冀州道中》
城险疑悬布,砧寒未捣绡。
——韩愈《春雪》
城隅渌水明秋日,海上青山隔暮云。
——李白《别中都明府兄》
城郭恰临潇水上,山川犹是柳侯余。
——刘克庄《咏零陵》
城下路分处,边头人去时。
——王建《送人游塞》
城府开清旭,松筠起碧浔。
——杜甫《风疾舟中伏枕书怀三十六韵奉呈湖南亲友》
城南百战多苦辛,路傍死卧黄沙人。
——李昂《从军行》
城上层楼叠巘,城下清淮古汴。
——苏轼《如梦令·题淮山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