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辅(1751—1833),字仲甫,一字蘅友,号杏庄,江苏阳湖人。乾隆进士。以知县官安徽,治行素著,能得民心。嘉庆间,官至湖南巡抚。辅工诗词古文,著有《念菀斋诗、词、古文、书牍》五种,传于世。左辅最著名的十首诗
古代诗人
三万诗人库,涵盖千年诗坛已认证诗人,从先秦至清末…


吴承恩(1500—1582),字汝忠,号射阳山人,淮安府山阳县(今江苏淮安)人。明代杰出小说家。自幼聪慧,博览群书,然科举不利,中年后始补贡生,曾任浙江长兴县丞。晚年绝意仕进,专心著述。在前代传说和话本基础上,创作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的神魔小说《西游记》。此书以浪漫主义手法,借唐僧取经故事,抒写社会现实,想象瑰奇,语言幽默,塑造了孙悟空等不朽艺术形象,影响深远。亦工诗文,有《射阳先生存稿》传世。吴承恩最著名的十首诗

陶望龄(1562—1609),字周望,号石篑,又号歇庵居士,浙江会稽(今浙江绍兴)人。万历十七年(1589年)会试第一,授翰林编修,官至国子祭酒。为官以清正称。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以母病不出,未几卒。其学多得之周汝登,与弟爽龄并以讲学著名。有《歇庵集》。陶望龄最著名的十首诗

张载(1020—1077),字子厚,世称横渠先生,大梁(今河南开封)人。少喜谈兵,至欲结客取洮西地。范仲淹劝读《中庸》,乃博览群书,而反求之六经。讲《易》京师,遇程颐兄弟,以为不及,于是撤坐辍讲,尽弃异学。登仁宗嘉祐二年进士。为云岩令。神宗熙宁初为崇文院校书。寻称疾屏居南山下,读书讲学。熙宁十年,以吕大防荐知太常礼院,以疾归,道卒。门人欲谥明诚,后定谥献。宁宗嘉定中赐谥明公。其学以《易》为宗,以《中庸》为体,以孔孟为法。讲学关中,传其学者称为关学。有《正蒙》、《易说》等。张载最著名的十首诗

周端臣(生卒年不详),南宋词人。字彦良,号葵窗。建业(今江苏南京)人。为南宋中期之江湖诗客,飘泊不遇。晚年入临安为御前应制。约卒于宋理宗淳、宝年间。今存词九首,风格轻俊,尤以吟咏西湖风光者较为出色。周端臣最著名的十首诗

张以宁(1301—1370),字志道,号翠屏,福建古田人,元末明初文学家、政治家。元泰定四年(1327)进士,官至翰林侍讲学士。明洪武初年应召入京,任侍讲学士,曾出使安南。其诗文清雅,尤擅绝句,著有《翠屏集》《春王正月考》等。以宁为官清廉,晚年潜心学术,是元明之际文坛重要人物。张以宁最著名的十首诗

虞集(1272—1348),字伯生,号道园,人称邵庵先生。少受家学,尝从吴澄游。成宗大德初,以荐授大都路儒学教授,李国子助教、博士。仁宗时,迁集贤修撰,除翰林待制。文宗即位,累除奎章阁侍书学士。领修《经世大典》,著有《道园学古录》、《道园遗稿》。虞集素负文名,与揭傒斯、柳贯、黄溍并称“元儒四家”;诗与揭傒斯、范梈、杨载齐名,人称“元诗四家”。虞集最著名的十首诗

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1711—1799),清朝第六位皇帝,定都北京之后的第四位皇帝。年号“乾隆”,寓意“天道昌隆”。在位六十年,禅位后又继续训政,实际行使最高权力长达六十三年零四个月,是中国历史上实际执掌国家最高权力时间最长的皇帝,也是最长寿的皇帝。弘历最著名的十首诗

翁森(1255—1326),字秀卿,号一瓢。台州仙居(今浙江仙居)人。南宋末年至元初文学家、教育家。入元后隐居不仕,创办安洲书院,以儒术教化乡里。其《四时读书乐》以春夏秋冬四时读书为题材,语言明快,意境优美,深受后世推崇,是传播读书乐趣的经典名篇。有《一瓢稿》,已佚。翁森最著名的十首诗

罗元琦(生卒年不详),清代诗人。字西雨,号昆圃,云南石屏人。乾隆三年(1738年)举人。官至甘肃渭源知县。告归后主讲于五华书院。其诗多咏史怀古与描写地方风物,风格清朗。《晚晴簃诗汇》存其诗数首,以《黄河》〈蔡琰归汉图〉等较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