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倧(生卒年不详),南宋诗人。字尚贤,休宁(今属安徽)人。其诗清新自然,多描写田园闲适生活与自然景色,有《渔吟诗集》,已佚。作品散见于《宋诗纪事》等后世辑录。
古代诗人
三万诗人库,涵盖千年诗坛已认证诗人,从先秦至清末…


萧贡(1158—1223),金代大臣、学者。字真卿,京兆咸阳(今属陕西)人。大定二十二年进士。历任国子祭酒、太常卿、户部尚书等职,卒谥文简。博学能文,参与纂修《泰和律令》,著有《史记注》等,时人誉其为“国器”,元好问称其“一代之伟人”。萧贡最著名的十首诗

辛愿(生卒年不详),字敬之,自号女几野人,又号溪南诗老,福昌(今属河南)人。喜杜诗韩文,精于《春秋》三传和佛经,为人放达无拘,麻衣草履,在达官贵人中笑谈豪饮,旁若无人。后因河南府尹诬陷同僚,受牵连下狱。出狱后,生活困窘。金末兵乱,在颠沛流离中死去。辛愿最著名的十首诗

胥鼎(?—1224),金代后期名臣。字和之,代州繁畤(今山西繁峙)人。尚书右丞胥持国之子。承安五年进士。宣宗朝官至尚书左丞、知平阳府事,镇守河东,屡退蒙古军,功绩卓著。为政宽厚,深得民心,谥号“勤惠”。

薛继先(生卒年不详),金代隐士、学者。字曼卿,南渡后隐居洛阳山中,人称“薛先生”。其学深于《易》,亦有诗名。元好问《中州集》称其“有高趣”,安贫乐道,金末名士如赵秉文、雷渊等皆甚推重之。

杨邦基(约1084—1152后),金代官员、画家。字德懋,号息轩居士,华阴(今属陕西)人。天眷二年进士。官至刑部郎中、永定军节度使。工诗文,尤以绘画闻名,善画人物、山水、鞍马,时人将其与北宋李公麟相比。作品今已不存。

杨云翼(1170—1228),金代名臣、学者。字子美,号赞皇,平定乐平(今山西晋阳)人。明昌五年经义进士第一,词赋亦中乙科,被誉为“宏词科中百年第一人”。历仕世宗至哀宗五朝,官至礼部尚书、吏部尚书,拜翰林学士。博通经史、天文、律历、医卜之学,与赵秉文齐名,并称“杨赵”。谥号“文献”。著有《续通鉴》等,多已散佚。杨云翼最著名的十首诗

元德明(1156—1205),字德明,自号东岩,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唐代诗人元结之后,元好问之父,中国金代文学家。幼嗜书。布衣蔬食,处之自若。人负债不能偿,往往毁券。累举不第,放浪山水间,饮酒赋诗以自娱。卒年四十八。有《东岩集》。元德明最著名的十首诗

乔吉(1280—1345),一作乔吉甫,元代,字梦符,号笙鹤翁、惺惺道人。太原(今山西太原市)人。寓居杭州。落魄江湖四十年,至正五年(1345)病卒于家。著杂剧十一种,现存《扬州梦》、《两世姻缘》、《金钱记》三种。散曲有《梦符小令》一卷。散曲多啸傲山水,风格清丽,朴质通俗,兼有典雅。其杂剧、散曲在元曲作家中皆居前列。

张大节(1121—1200),金代官员。字信之,代州五台(今属山西)人。天德三年进士。性格刚直,通晓吏事。历任横海军节度使、知太原府等职,颇有政声。尤擅理财,曾授户部郎中,主管财赋,以干练著称。亦喜藏书,于文化事业多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