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秀肖像

裴秀

魏晋时期名臣、地图学家

裴秀(224—271),字季彦,河东闻喜(今山西闻喜)人。西晋时期杰出地理学家、政治家。官至司空,封钜鹿郡公。他总结前人制图经验,创立“制图六体”理论(分率、准望、道里、高下、方邪、迂直),即比例尺、方位、距离等原则,奠定中国古代地图绘制的科学基础,被誉为“中国科学制图学之父”。所绘《禹贡地域图》是当时最精确的历史地图集,另绘有《地形方丈图》。其理论影响中国制图学达千年之久。

钟繇肖像

钟繇

三国时期政治家、书法家

钟繇(151—230),字元常,颍川长社(今河南长葛)人。三国时期曹魏重臣,著名书法家。历仕曹操、曹丕、曹叡三朝,官至太傅,封定陵侯,世称“钟太傅”。在书法上成就卓著,尤精楷、隶,被尊为“楷书之祖”。其书风古朴自然,推动了隶书向楷书的演变,与东晋王羲之并称“钟王”,真迹已佚,代表作有《宣示表》、《贺捷表》等,对中国书法艺术发展影响深远。

王羲之肖像

王羲之(书圣)

东晋时期书法家,有“书圣”之称

王羲之(303—361),字逸少,琅琊临沂(今属山东)人,后徙居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东晋杰出书法家,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世称“王右军”。他博采众长,精研体势,增损古法,一变汉魏朴质书风,创立了妍美流便的今体。其书备精诸体,尤擅正、行,字势雄强多变,被誉为“书圣”。代表作《兰亭序》有“天下第一行书”之誉,对后世影响极其深远。其子王献之亦为书法大家,合称“二王”。王羲之最著名的十首诗

谢安肖像

谢安

东晋著名政治家

谢安(320—385),字安石,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东晋著名政治家、名士,世称“谢太傅”。早年隐居会稽,屡辞征召。年逾四十方出仕,在桓温专权时保全晋室。淝水之战中,作为总指挥,以少胜多,大破前秦百万大军,奠定了南北朝对峙格局。他性情闲雅,处事沉稳,有“镇以和靖”之风,堪称东晋中兴第一贤相,同时亦是当时玄学清谈的领袖人物。谢安最著名的十首诗

陆机肖像

陆机

西晋著名文学家

陆机(261—303),字士衡,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西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东吴丞相陆逊之孙。吴亡后出仕西晋,官至平原内史,世称“陆平原”。后卷入“八王之乱”遭谗遇害,年仅四十三岁。工诗善文,辞藻宏丽,骈文尤佳,代表作《文赋》是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上的重要文献。亦擅书法,有《平复帖》传世,为现存最早名家墨迹。陆机最著名的十首诗

左思肖像

左思

西晋著名文学家

左思(250—305),字太冲,齐国临淄(今山东淄博)人。西晋文学家,其《三都赋》颇被当时称颂,造成“洛阳纸贵”。左思自幼其貌不扬却才华出众。晋武帝时,因妹左棻被选入宫,举家迁居洛阳,任秘书郎。晋惠帝时,依附权贵贾谧,为文人集团“二十四友”的重要成员。永康元年(300年),因贾谧被诛,遂退居宜春里,专心著述。后齐王司马冏召为记室督,不就。太安二年(303年),因张方进攻洛阳而移居冀州,不久病逝。左思最著名的十首诗

李密肖像

李密

西晋文学家

李密(224—287),字令伯,一名虔,犍为武阳(今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区)人。父早亡,母改嫁,与祖母刘氏相依为命。曾仕蜀为郎官。晋武帝时征为太子洗马,他以刘氏年老无人奉养,上《陈情表》,辞不就职。刘氏死后出任洗马、温令、汉中太守等。被谗免官,卒于家。

潘岳肖像

潘岳

西晋文学家,古代第一美男

潘岳(247—300),字安仁,荥阳中牟(今河南中牟县东)人。青年时以聪慧多才而闻名乡里。早举秀才,因“为众所疾”,十年没有作官。后为河阳令,又转怀县令。他的诗大多缺乏深厚内容,只追求辞藻华丽,故为当时形式主义诗风的代表人物。但他的《悼亡诗》三首,堪称佳作。潘岳“尤善为哀诔之文”,《怀旧赋》《寡妇赋》等都以善叙哀情著称。潘岳最著名的十首诗

谢道韫肖像

谢道韫

东晋女诗人

谢道韫(生卒年不详),字令姜,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东晋著名女诗人,宰相谢安侄女,书法家王凝之之妻。自幼聪慧有才辩,因“未若柳絮因风起”的咏雪名句,被誉为“咏絮之才”,成为女性才华的代称。婚后生活坎坷,在孙恩之乱中夫与子均遇害后,她抽刃出门,手杀数敌,尽显刚烈。晚年寡居,风韵高迈。其作品多散佚,仅存《登山》、《拟嵇中散咏松》等诗,展现了林下之风与深沉哲思,是魏晋风度的女性代表。

陈寿肖像

陈寿

西晋时史学家,撰写《三国志》

陈寿(233—297),字承祚,巴西安汉(今四川南充)人。西晋著名史学家。少时师从学者谯周,蜀汉时曾任观阁令史。蜀亡后入晋,受张华赏识,官至著作郎。他搜集三国时期官私著作,撰成《三国志》六十五卷,叙事简练,取材精审,被誉为“良史之才”,与《史记》、《汉书》、《后汉书》并称“前四史”。该书是研究三国历史最核心的典籍,后世《三国演义》多取材于此。陈寿最著名的十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