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赠山中隐士

〔南北朝〕周弘让

行行访名岳,处处必流连。

遂至一岩里,灌木上参天。

忽见茅茨屋,暧暧有人烟。

一士开门出,一士呼我前。

相看不道姓,焉知隐与仙。

古诗的意思及注释

逐句原文翻译

行行访名岳,处处必流连。

走啊走啊去访名山,每个地方都依依难舍。

遂至一岩里,灌木上参天。

忽然来到一座山前,茂密的树木蔽日遮天。

忽见茅茨屋,暧暧有人烟。

陡见茅草搭的房屋,昏暗中似有人烟。

一士开门出,一士呼我前。

这边一人开门出来,那边一人呼唤着来到身前。

相看不道姓,焉知隐与仙。

注视着我但都不通报姓名,怎知道他们是隐士还是神仙。

注释

(1)流连:停驻而不肯离去。

(2)灌木:无明显主干的木本植物,此处泛指树木。

(3)茅茨屋:茅草为顶的屋子。

(4)暧暧:隐蔽貌。

(5)士:指隐士。

(6)不道姓:不言姓氏。

(7)焉知:怎知。

留赠山中隐士拼音版

liúzèngshānzhōngyǐnshì
xíngxíng访fǎngmíngyuèchùchùliúlián
suìzhìyánguànshàngcāntiān
jiànmáoàiàiyǒurényān
shìkāiménchūshìqián
xiāngkàndàoxìngyānzhīyǐnxiān

作品简介

《留赠山中隐士》是南北朝诗人周弘让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该诗为赠别诗,共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为首二句:总写寻访名山而处处留连,后面三至十句为第二部分,写此次访名山与隐士相遇的具体活动,从而抒发此次寻访的难忘之情。诗人用自然而细腻的流畅笔法,表达出他对山中隐士的由衷叹赏。

创作背景

《留赠山中隐士》该词具体创作年份未知。此诗为作者隐居茅山时所作。诗人游览了许多名岳,每到一处必使他留连,但最不能使他忘却的却是这一回,诗人入山探幽,得见山中隐者,遂题此诗留赠。

作者介绍

周弘让(498~577),汝南安城(今河南汝南东南)人,出生官宦之家,宋国子博士周颙孙、梁司徒祭酒周宝舍子、梁太子詹事周舍侄、陈朝周弘正弟。

相关诗文

暮归山中

〔明代〕蓝仁

暮归山已昏,濯足月在涧。

衡门栖鹊定,暗树流萤乱。

妻孥候我至,明灯共蔬饭。

伫立松桂凉,疏星隔河汉。

山中

〔唐代〕司空图

全家与我恋孤岑,蹋得苍苔一径深。

逃难人多分隙地,放生麋大出寒林。

名应不朽轻仙骨,理到忘机近佛心。

昨夜前溪骤雷雨,晚晴闲步数峰吟。

山中四咏

〔明代〕元鹏

【其一】

我爱山中春,苍崖鸟一声。

桃花源里住,罕见问津人。

【其二】

我爱山中夏,空冥花雨下。

行吟屐齿肥,树色丽四野。

【其三】

我爱山中秋,黄云稻正稠。

铎声连振起,镰子刈禾头。

【其四】

我爱山中冬,冰澌叠乱封。

地炉无品字,一榻冷千峰。

早秋山中作

〔唐代〕王维

无才不敢累明时,思向东溪守故篱。

岂厌尚平婚嫁早,却嫌陶令去官迟。

草间蛩响临秋急,山里蝉声薄暮悲。

寂寞柴门人不到,空林独与白云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