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句原文翻译
江水春沉沉,上有双竹林。
春天的江水深沉而宁静,江面上方有一片茂密的竹林。
竹叶坏水色,郎亦坏人心。
竹叶的影子倒映在水中,让清澈的水色都变得有些斑驳,就像你也搅扰了我的心一样。
注释
(1)坏:搅动的意思。
江水春沉沉,上有双竹林。
竹叶坏水色,郎亦坏人心。
江水春沉沉,上有双竹林。
春天的江水深沉而宁静,江面上方有一片茂密的竹林。
竹叶坏水色,郎亦坏人心。
竹叶的影子倒映在水中,让清澈的水色都变得有些斑驳,就像你也搅扰了我的心一样。
(1)坏:搅动的意思。
《春江曲》是唐代诗人郭元振的一首五言古绝。此诗以江南春江为背景,前两句“江水春沉沉,上有双竹林”勾勒出沉静春水与岸边竹林的静谧画面,“沉沉”二字既写江水之深,更暗喻情思之重;后两句“竹叶坏水色,郎亦坏人心”巧妙运用谐音双关,“坏”字既指竹影搅乱水面的清澈,更喻指情郎扰乱少女的心绪。全诗语言质朴如南朝子夜歌,却在二十字间完成从自然景到女儿心的诗意转换,展现初唐诗歌对六朝乐府的继承与升华。
《春江曲》此诗创作于初唐时期(约公元7世纪末),郭元振作为边塞诗人,此作却展现其婉约诗风。诗中“双竹林”意象既实写江南景致,也暗合《诗经》“籊籊竹竿”的怀远传统;“坏人心”的直白表达,延续了晋代《子夜歌》“郎笑我便喜”的民间情歌特质。与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的恢宏不同,这首小诗聚焦微观情感瞬间,反映初唐诗坛在吸收南朝乐府营养的同时,正孕育着盛唐诗歌的多元风格。
忆我少壮时,无乐自欣豫。
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
荏苒岁月颓,此心稍已去。
值欢无复娱,每每多忧虑。
气力渐衰损,转觉日不如。
壑舟无须臾,引我不得住。
前涂当几许,未知止泊处。
古人惜寸阴,念此使人惧。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朔风动秋草,边马有归心。
胡宁久分析,靡靡忽至今。
王事离我志,殊隔过商参。
昔往鸧鹒鸣,今来蟋蟀吟。
人情怀旧乡,客鸟思故林。
师涓久不奏,谁能宣我心。
秋夜凉风起,清气荡暄浊。
蜻蛚吟阶下,飞蛾拂明烛。
君子从远役,佳人守茕独。
离居几何时?钻燧忽改木。
房栊无行迹,庭草萋以绿。
青菭依空墙,蜘蛛网四屋。
感物多所怀,沉忧结心曲。
悲风动中夜,边马嘶且惊。
壮士匣中刀,犹作风雨鸣。
飞将不见期,萧条阴北征。
关河空杳霭,烟草转纵横。
披衣视良夜,河汉已西倾。
国忧今未释,何用慰平生。
闻道黄龙戍,频年不解兵。
可怜闺里月,长在汉家营。
少妇今春意,良人昨夜情。
谁能将旗鼓,一为取龙城。
此身天地一蘧庐,世事消磨绿鬓疏。
毕竟几人真得鹿,不知终日梦为鱼。
西北有织妇,绮缟何缤纷。
明晨秉机杼,日昃不成文。
太息终长夜,悲啸入青云。
妾身守空闺,良人行从军。
自期三年归,今已历九春。
飞鸟绕树翔,噭噭鸣索羣。
愿为南流景,驰光见我君。
代耕本非望,所业在田桑。
躬亲未曾替,寒馁常糟糠。
岂期过满腹,但愿饱粳粮。
御冬足大布,粗絺已应阳。
正尔不能得,哀哉亦可伤!
人皆尽获宜,拙生失其方。
理也可奈何!且为陶一觞。
我行未云远,回顾惨风凉。
春燕应节起,高飞拂尘梁。
边雁悲无所,代谢归北乡。
离昆鸣清池,涉暑经秋霜。
愁人难为辞,遥遥春夜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