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句原文翻译
河中之水向东流,洛阳女儿名莫愁。
黄河的水啊向东流,洛阳有个美丽的女孩叫莫愁。
莫愁十三能织绮,十四采桑南陌头。
当初莫愁十三岁,就能织出精美的丝绸。十四岁不辞劳苦去采桑,提笼攀枝到那田间地头。
十五嫁为卢家妇,十六生儿字阿侯。
十五岁的莫愁嫁到了卢家,十六岁就生了儿子叫阿侯。
卢家兰室桂为梁,中有郁金苏合香。
卢家的房屋富丽堂皇,闺房兰馨雅洁桂木为梁,四处散发郁金苏合香的芬芳。
头上金钗十二行,足下丝履五文章。
莫愁头上光彩熠熠,金钗排成十二行。脚下轻踏丝绣鞋,五彩斑斓描出花纹状。
珊瑚挂镜烂生光,平头奴子擎履箱。
珊瑚枝镶嵌的支架上,化妆镜璀璨生光。带着平头巾的奴仆,为她提着履箱往来奔忙。
人生富贵何所望,恨不嫁与东家王。
人生富贵荣华哪值得留恋?直叫人悔恨:没有早嫁给东邻王郎。
注释
(1)河:指黄河。洛阳距黄河很近,故以此起兴,引出下句。
(2)南陌头:南边小路旁。
(3)字阿侯:原作“似阿侯”,据《玉台新咏》、《艺文类聚》改。
(4)兰室:古代女子居室的美称。犹“兰闺”、“香闺”。
(5)郁金:名贵的香料,出古大秦国(古罗马帝国)。
(6)苏合:名贵的香料,出古大食国(古波斯帝国)。
(7)五文章:五色花纹。一说,五,古作“夏”,有纵横交互之章,亦通“午”,一纵一横交错。
(8)挂镜:古代镜子常挂于壁上,故称“挂镜”。
(9)平头奴子:不戴冠巾的奴仆。
(10)履箱:不详何物,一说为藏履之箱,亦可指鞋子和箱子。
(11)望:怨、怨恨。
(12)东家王:指东邻姓王的意中人。按:唐上官仪、元稹、李商隐、韩俚诸人诗文都指实“东家王”为王昌。元稹《筝》:“莫愁私地爱王昌。”李商隐《代应》:“本来银汉是红墙,隔得卢家白玉堂。谁与王昌通消息,尽知三十六鸳鸯。”据《襄阳耆旧传》:“王昌,字公伯,为东平相散骑,早卒。妇任城王曹子文女。”而详诗意,此“东家王”当非富贵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