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句原文翻译
榴花映叶未全开,槐影沉沉雨势来。
掩映在石榴叶中的花苞还没有完全开放。槐树的枝叶投下浓密的树影,好像山雨欲来的架势。
小院地偏人不到,满庭鸟迹印苍苔。
小院地处偏僻,几乎没有人到来。庭院里的青苔上印满了鸟的爪印。
注释
(1)斋:书房。
(2)书事:记事。
(3)榴花映叶:石榴树的花与叶相互映衬。榴花开在五月,满树都是花朵,花期较长。
(4)沉沉:茂盛貌。
(5)雨势:比喻槐树叶子浓密。树叶形成沉重的碧绿色,好像下雨的样子。
(6)鸟迹:鸟的爪印。
(7)苍苔:青苔。
榴花映叶未全开,槐影沉沉雨势来。
小院地偏人不到,满庭鸟迹印苍苔。
榴花映叶未全开,槐影沉沉雨势来。
掩映在石榴叶中的花苞还没有完全开放。槐树的枝叶投下浓密的树影,好像山雨欲来的架势。
小院地偏人不到,满庭鸟迹印苍苔。
小院地处偏僻,几乎没有人到来。庭院里的青苔上印满了鸟的爪印。
(1)斋:书房。
(2)书事:记事。
(3)榴花映叶:石榴树的花与叶相互映衬。榴花开在五月,满树都是花朵,花期较长。
(4)沉沉:茂盛貌。
(5)雨势:比喻槐树叶子浓密。树叶形成沉重的碧绿色,好像下雨的样子。
(6)鸟迹:鸟的爪印。
(7)苍苔:青苔。
《夏日西斋书事》是北宋诗人司马光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是司马光辞官后居洛阳时所作。诗人以细致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幽静清美的夏日图画:开到一半的石榴花鲜艳欲滴,与浓绿的叶子相得益彰,风雨欲来,苍翠的槐树影子更为深沉,人迹罕至的偏僻小院里,处处苍苔,上面布满飞鸟栖息时指爪留下的痕迹。从而体现了诗人此时宁静淡远的心境和情趣。
该诗是司马光辞官后居洛阳时所作。宋神宗熙宁四年(1071),司马光因反对王安石变法而退居洛阳,开始了长达15年的闲居生活。熙宁六年(1073),他买地二十亩,建成了“极卑小”的“独乐园”。园名“独乐”,流露了司马光坚持自己的政见、不愿随波逐流的心情。这首《夏日西斋书事》即作于其时。
懒摇白羽扇,裸袒青林中。
脱巾挂石壁,露顶洒松风。
永日不可暮,炎蒸毒我肠。
安得万里风,飘飖吹我裳。
昊天出华月,茂林延疏光。
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
虚明见纤毫,羽虫亦飞扬。
物情无巨细,自适固其常。
念彼荷戈士,穷年守边疆。
何由一洗濯,执热互相望。
竟夕击刁斗,喧声连万方。
青紫虽被体,不如早还乡。
北城悲笳发,鹳鹤号且翔。
况复烦促倦,激烈思时康。
别院深深夏席清,石榴开遍透帘明。
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麴尘裙与草争绿,象鼻筩胜琼作杯。
可惜小舟横两桨,无人催送莫愁来。
水亭凉气多,闲棹晚来过。
涧影见松竹,潭香闻芰荷。
野童扶醉舞,山鸟助酣歌。
幽赏未云遍,烟光奈夕何。
猛风飘电黑云生,霎霎高林簇雨声。
夜久雨休风又定,断云流月却斜明。
长夏村墟风日清,檐牙燕雀已生成。
蝶衣晒粉花枝舞,蛛网添丝屋角晴。
落落疏帘邀月影,嘈嘈虚枕纳溪声。
久斑两鬓如霜雪,直欲渔樵过此生。
数株当户绿交加,徙倚前荣见早霞。
忽有宿禽惊起语,露梢飞落石榴花。
流火稍西倾,夕影遍曾城。
高天澄远色,秋气入蝉声。
墙头高树绿云天,谢尽馀花未噪蝉。
掩卷看阴移午后,数声啼鸟在风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