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塔

〔宋代〕苏轼

楚人悲屈原,千载意未歇。

精魂飘何处?父老空哽咽。

至今沧江上,投饭救饥渴。

遗风成竞渡,哀叫楚山裂。

屈原古壮士,就死意甚烈。

世俗安得知,眷眷不忍决。

南宾旧属楚,山上有遗塔。

应是奉佛人,恐子就沦灭。

此事虽无凭,此意固已切。

古人谁不死?何必较考折。

名声实无穷,富贵亦暂热。

大夫知此理,所以持死节。

古诗的意思及注释

逐句原文翻译

楚人悲屈原,千载意未歇。

楚地的老百姓都为屈原感到悲哀,这种情感千百年来一直没有停歇。

精魂飘何处?父老空哽咽。

他的灵魂精魄飘到了哪里去了呀?只留下楚地的父老们在哽咽哭泣。

至今沧江上,投饭救饥渴。

直到今天在滔滔淼淼的汨罗江上,人们还在投食去喂养饥饿的鱼虾。

遗风成竞渡,哀叫楚山裂。

遗留下来的风俗变成划龙舟比赛,龙舟比赛时的喊叫声震裂了楚山。

屈原古壮士,就死意甚烈。

屈原是华夏古往今来最豪迈的人,就算是慷慨赴死也是异常地壮烈。

世俗安得知,眷眷不忍决。

世上的俗人怎能知道他的想法呢,都在留恋着这个世间而不愿告别。

南宾旧属楚,山上有遗塔。

南宾县之前就是属于楚国的领地,山上还遗留有古人建造的屈原塔。

应是奉佛人,恐子就沦灭。

本来建塔都是为了侍奉佛祖僧人,但楚国人担心屈原精魂就此消散。

此事虽无凭,此意固已切。

虽然建塔这件事没有确切的凭据,可是百姓的这份心意已经很真切。

古人谁不死?何必较考折。

自古以来有哪一个人能够不死呢?又何必去计较到底怎么样能长寿。

名声实无穷,富贵亦暂热。

真正能够流传下来的是人的名声,财富地位之类的只是短暂的荣耀。

大夫知此理,所以持死节。

正因屈原大夫明白这简单的道理,因而宁赴死也要保持自己的节操。

注释

(1)屈原塔:作者自注:在忠州,原不当有塔于此,意者后人追思,故为作之。

(2)楚:楚国,楚地,因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故称。今属湖南、湖北一带,也泛指南方。

(3)屈原:中国历史上伟大的爱国诗人,提倡“美政”,主张对内举贤任能、修明法度,对外联齐抗秦。因遭贵族排挤诽谤,被先后流放至汉北和沅湘流域。楚国郢都被秦军攻破后,自沉于汨罗江,以身殉国。

(4)歇:停止,休止。

(5)哽咽:哭时不能痛快地出声。

(6)沧江:泛指江河,江流,因春夏时节水色泛绿,所以称“沧江”。沧,通“苍”,有浩渺的意思。

(7)投饭:指古时荆楚之地老百姓在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这一天,将煮好的糯米饭和蒸好的粽糕投入江中祭祀屈原的习俗。

(8)饥渴:饥饿,属偏义复词,特指“饥。

(9)就死:赴死,就义。

(10)眷眷:恋恋不舍。

(11)决:别,分别。

(12)南宾:忠州南宾县,今四川丰都。时苏轼陪同父亲入京做官,途经此地。

(13)子:指屈原的精魂。

(14)沦灭:消亡,消失。沦,沉没。

(15)此事:指猜测造塔原因这件事情。

(16)考:老,长寿。

(17)折:断,这里指死亡,短命。

(18)大夫:这里指屈原。屈原曾受楚怀王信任担任三闾大夫。

(19)死节:为了保全气节、操守而赴死。《楚辞·九章》:“或忠信而死节兮。”

屈原塔拼音版

yuán
chǔrénbēiyuánqiānzǎiwèixiē
jīnghúnpiāochùlǎokōnggěng
zhìjīncāngjiāngshàngtóufànjiù
fēngchéngjìngāijiàochǔshānliè
yuánzhuàngshìjiùshènliè
shìānzhījuànjuànrěnjué
nánbīnjiùshǔchǔshānshàngyǒu
yīngshìfèngrénkǒngjiùlúnmiè
shìsuīpíngqiè
rénshuíjiàokǎozhé
míngshēngshíqióngguìzàn
zhīsuǒchíjié

作品简介

《屈原塔》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在嘉祐四年(1059)丁忧结束后,举家迁往汴京途径忠州时写下的一首诗。此诗表达了苏轼身处逆境而保持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对未来充满了希望的情感。全诗运用白描、夸张、推理、反衬等多种艺术手法,将屈原持志之高洁与作者的无限景仰之情,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跃然于纸上。

创作背景

《屈原塔》这首诗作于宋仁宗嘉祐四年(1059)冬季,苏轼在为母亲守孝期满后,随父亲苏洵入京,途经忠州南宾县(即今四川丰都),看到这个与屈原没有任何关系的地方竟建有一座屈原塔,而此时,距屈原投汨罗江已经过去一千多年了,身为一代青年才俊的苏轼,在两年前就进士及第,正是意气风发之时,于是有感于屈原的高洁品性,和后人对屈原的尊崇,写下这首五言古诗。

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政治家,与父苏洵、弟苏辙并称“三苏”。其诗、词、散文成就卓著,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词豪放洒脱,开宋词豪放派先河,代表作有《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仕途坎坷,屡遭贬谪,却豁达乐观。书法、绘画亦有造诣,是中国文化史上罕见的全才。苏轼最著名的十首诗

相关诗文

千秋岁·为金陵史致道留守寿

〔宋代〕辛弃疾

塞垣秋草,又报平安好。尊俎上,英雄表。金汤生气象,珠玉霏谭笑。春近也,梅花得似人难老。

莫惜金尊倒。凤诏看看到。留不住,江东小。从容帷幄去,整顿乾坤了。千百岁,从今尽是中书考。

梅花引·荆溪阻雪

〔宋代〕蒋捷

白鸥问我泊孤舟,是身留,是心留?心若留时,何事锁眉头?风拍小帘灯晕舞,对闲影,冷清清,忆旧游。

旧游旧游今在否?花外楼,柳下舟。梦也梦也,梦不到,寒水空流。漠漠黄云,湿透木棉裘。都道无人愁似我,今夜雪,有梅花,似我愁。

司马君实独乐园

〔宋代〕苏轼

青山在屋上,流水在屋下。

中有五亩园,花竹秀而野。

花香袭杖屦,竹色侵盏斝。

樽酒乐余春,棋局消长夏。

洛阳古多士,风俗犹尔雅。

先生卧不出,冠盖倾洛社。

虽云与众乐,中有独乐者。

才全德不形,所贵知我寡。

先生独何事,四海望陶冶。

儿童诵君实,走卒知司马。

持此欲安归,造物不我舍。

名声逐吾辈,此病天所赭。

抚掌笑先生,年来效喑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