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句原文翻译
麻麦闻熟刈,蚕成缲莫迟。
听说麻麦熟了就要割掉,养蚕吐丝成蚕缲千万不要太晚。
更看田中禾,莨莠时去之。
还要查看田地中的禾苗,有杂草时要赶紧除掉。
幸此赤日长,农事岂敢违。
幸亏太阳光照时间长,农活怎么敢不做。
愿言一岁稔,不受三冬饥。
希望一年都有成熟庄稼,这样就不会遭受冬天的饥饿。
注释
(1)刈:割。
(2)缲:同“缫”。把蚕茧浸在热水里抽丝。
(3)莨莠:指杂草丛生的地方。
(4)稔:庄稼成熟。
麻麦闻熟刈,蚕成缲莫迟。
更看田中禾,莨莠时去之。
幸此赤日长,农事岂敢违。
愿言一岁稔,不受三冬饥。
麻麦闻熟刈,蚕成缲莫迟。
听说麻麦熟了就要割掉,养蚕吐丝成蚕缲千万不要太晚。
更看田中禾,莨莠时去之。
还要查看田地中的禾苗,有杂草时要赶紧除掉。
幸此赤日长,农事岂敢违。
幸亏太阳光照时间长,农活怎么敢不做。
愿言一岁稔,不受三冬饥。
希望一年都有成熟庄稼,这样就不会遭受冬天的饥饿。
(1)刈:割。
(2)缲:同“缫”。把蚕茧浸在热水里抽丝。
(3)莨莠:指杂草丛生的地方。
(4)稔:庄稼成熟。
《田家四时·其二》是宋代诗人郭祥正《田家四时》组诗中的夏忙篇。此诗以夏日农事为焦点,首联“麻麦闻熟刈,蚕成缲莫迟”以紧凑节奏铺陈夏收场景,麻麦收割与蚕丝缫取同步展开,展现农时紧迫;颔联“更看田中禾,莨莠时去之”转写田间管理,除草护秧体现精耕细作的农业智慧;颈联“幸此赤日长,农事岂敢违”直抒农人心境,对漫长夏日的珍视与对农时的敬畏交织;尾联“愿言一岁稔,不受三冬饥”将季节劳作升华为全年温饱的期盼,在朴素愿望中寄托最深切的人文关怀。全诗语言简劲,意象密集,宛如一幅笔触凝练的《夏日农忙图》。
《田家四时·其二》此诗延续组诗的创作背景,作于郭祥正任职江南期间。诗中“莨莠去之”既写农事,亦暗含《孟子》“恶莠恐其乱苗”的经典隐喻,折射诗人对朝中党争的隐忧;“赤日长”的庆幸与“三冬饥”的忧惧形成张力,反映宋代江南人口压力下“丰年犹恐饥”的普遍焦虑。与梅尧臣《田家语》“谁道田家乐”的直白批判不同,郭诗通过农事本身传递生存艰难,这种“即事而真”的写法,既受禅宗思想影响,也标志宋代农事诗审美范式的成熟。
古道饶蒺藜,萦回古城曲。
蓼花被堤岸,陂水寒更绿。
是时收获竟,落日多樵牧。
风高榆柳疏,霜重梨枣熟。
行人迷去住,野鸟竞栖宿。
田翁笑相念,昏黑慎原陆。
今年幸少丰,无厌饘与粥。
山下孤烟远村,天边独树高原。
一瓢颜回陋巷,五柳先生对门。
厌见千门万户,经过北里南邻。
官府鸣珂有底,崆峒散发何人。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篱落隔烟火,农谈四邻夕。
庭际秋虫鸣,疏麻方寂历。
蚕丝尽输税,机杼空倚壁。
里胥夜经过,鸡黍事筵席。
各言官长峻,文字多督责。
东乡后租期,车毂陷泥泽。
公门少推恕,鞭朴恣狼藉。
努力慎经营,肌肤真可惜。
迎新在此岁,唯恐踵前迹。
酌酒会临泉水,抱琴好倚长松。
南园露葵朝折,东谷黄粱夜舂。
呼唤携锄至,安排筑圃忙。
儿童眠落叶,鸟雀噪斜阳。
烟火村声远,林菁野气香。
乐哉今岁事,天末稻云黄。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
我年已强仕,无禄尚忧农。
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
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雨足高田白,披蓑半夜耕。
人牛力俱尽,东方殊未明。
谁道田家乐?春税秋未足!
里胥扣我门,日夕苦煎促。
盛夏流潦多,白水高于屋。
水既害我菽,蝗又食我粟。
前月诏书来,生齿复板录。
三丁籍一壮,恶使操弓韣。
州符今又严,老吏持鞭朴。
搜索稚与艾,唯存跛无目。
田闾敢怨嗟,父子各悲哭。
南亩焉可事?买箭卖牛犊。
愁气变久雨,铛缶空无粥。
盲跛不能耕,死亡在迟速。
我闻诚所惭,徒尔叨君禄。
却咏归去来,刈薪向深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