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茶坑道中八首》是宋代诗人杨万里的组诗作品。这组诗写的是作者在安徽泾县桑茶坑道中所见的农民生活和劳动场景,展现了夏日江南田野水边的景色。诗人撷取春末夏初田园憩息的小景,以作画法表现人与自然的和谐。诗中有画,意韵悠长。诗人的高明之处,在于本来是动的景物,准确地摄下了动的画面,本来是静的景物,也能写活。
桑茶坑道中八首·其五
秧畴夹岸隔深溪,东水何缘到得西。
溪面祗销横一枧,水从空里过如飞。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此诗当作于宋光宗绍熙三年(1192)。当年朝廷下令于江南诸郡行使铁钱会子,杨万里上书谏阻,不奉诏,得罪宰臣,因而改任赣州知州,未就职,并请求任祠禄官,获授秘阁修撰、提举万寿宫,于八月谢病自免,回归吉水。“自是不复出矣。”(《宋史·杨万里传》)这首诗是杨万里当年在安徽泾县桑茶坑路上所作。
翻译注释
翻译
两岸都是水稻田,中间隔着一条深溪,溪东岸的水是怎么能够流到溪西岸的呢。
原来只需在溪面上悬架一条引水木槽,水就像从空中飞过去一样。
注释
全文拼音版
桑茶坑道中八首·其五
秧畴夹岸隔深溪,东水何缘到得西。
溪面祗销横一枧,水从空里过如飞。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南宋著名诗人,吉州吉水(今江西吉水)人。其诗清新自然,语言活泼,自成“诚斋体”,与陆游、范成大、尤袤并称“南宋四大家”。代表作《小池》《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等善捕生活情趣,充满童真与理趣。力主抗金,官至宝谟阁直学士,晚年隐居乡里。诗作突破江西诗派束缚,开创白话写景新风,对后世影响深远。
杨万里的诗
相关推荐
桑茶坑道中
晴明风日雨干时,草满花堤水满溪。
童子柳阴眠正着,一牛吃过柳阴西。
桑茶坑道中八首·其三
沙鸥数个点山腰,一足如钩一足翘。
乃是山农垦斜崦,倚锄无力政无聊。
桑茶坑道中八首·其八
山根一径抱溪斜,片地才宽便数家。
漫插漫成堤上柳,半开半落路旁花。
桑茶坑道中八首·其二
田塍莫笑细于椽,便是桑园与菜园。
岭脚置锥留结屋,尽驱柿栗上山颠。
桑茶坑道中八首·其六
蚕麰今岁十分强,催得农家日夜忙。
已缚桁竿等新麦,更将了木撑欹桑。
桑茶坑道中八首·其四
下山入屋上山锄,图得生涯总近居。
桑眼未开先著椹,麦胎才茁便生须。
桑茶坑道中八首·其一
两边山束一溪风,尽日行程在井中。
犹喜天围能里许,井中那得个宽通。
桑生李树
南顿张助,于田中种禾,见李核,欲持去,顾见空桑,中有土,因植种,以余浆溉灌。
后人见桑中反复生李,转相告语。有病目痛者,息阴下,言:“李君令我目愈,谢以一豚。”
目痛小疾,亦行自愈。众犬吠声,盲者得视,远近翕赫,其下车骑常数千百,酒肉滂沱。间一岁余,张助远出来还,见之,惊云:“此有何神,乃我所种耳。”
因就斫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