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桂令·西陵送别》是元代散曲家张可久创作的一首小令,这首小令写送别。前半部分为别时的情景和心绪,后半写真诚友谊的可贵,最后三句是对开头的照应,也是对曲情的绾结。“春去春来”四句为一扇面对,前两句与后两句骈俪成文,切情切景,蕴藉自然。
折桂令·西陵送别
画船儿载不起离愁,人到西陵,恨满东州。懒上归鞍,慵开泪眼,怕倚层楼。
春去春来,管送别依依岸柳。潮生潮落,会忘机泛泛沙鸥。烟水悠悠,有句相酬,无计相留。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前人每以西陵渡指称送别之地,该曲此处亦当作如是解。《折桂令·西陵送别》这支散曲是张可久在西陵送别友人后所作。
翻译注释
翻译
画船儿载不动离别的愁恨。人还在西陵,恨已经弥漫了整个东州。我无奈地踏上马儿回去,眼含泪水,懒得睁开,怕倚者高楼远眺。
春天走了,又来了,年复一年,西陵的杨柳依然轻柔披拂,送别的场景却始终萦绕在脑海。潮涨潮落,甘于淡泊,与世无争,江上沙鸥泛水。雾霭迷蒙的水面辽阔无际,只能酬和诗句寄托深情,可还是没有办法把人留下来。
注释
(1)折桂令:此调又名《百字折桂令》《天香引》《秋风一枝》《蟾宫曲》。此调为元人小令曲名。
(2)画船儿载不起离愁:化自李清照《武陵春》“只恐双溪蚱蜢舟,载不动许多愁”句。
(3)西陵:元代无此地名,或为西陵渡,在今浙江杭州萧山区。浙江有西陵渡,故址在今萧山县,张乔《越中赠别》诗云:“别离吟断西陵渡,杨柳秋风两岸蝉。”前人每以西陵渡指称送别之地。本曲此处亦当作如是解。
(4)东州:指琅琊(今山东临沂市北)一带。或为作者友人即将远行之所。
(5)慵:困倦,懒得动。这里指黯然伤神之时,泪眼模糊,双眼难睁。
(6)层楼:高楼。
(7)忘机:指毫无巧诈之心,淡泊名利,与世无争。
(8)相酬:酬和,用诗词作答。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张可久的诗
相关推荐
折桂令·送王叔能赴湘南廉使
正黄尘赤日长途,便雷奋天池,教雨随车。把世外炎氛,人间热恼,一洗无余。
展洙泗千年画图,纳潇湘一道冰壶。报政何如?风动三湘,霜满重湖。
折桂令·赠罗真真
罗浮梦里真仙,双锁螺鬟,九晕珠钿。晴柳纤柔,春葱细腻,秋藕匀圆。
酒盏儿里央及出些腼腆,画帧儿上唤下来的婵娟。试问尊前,月落参横,今夕何年?
折桂令·芦沟晓月
出都门鞭影摇红,山色空濛,林景玲珑。桥俯危波,车通远塞,栏倚长空。
起宿霭千寻卧龙,掣流云万丈垂虹。路杳疏钟,似蚁行人,如步蟾宫。
折桂令·客窗清明
风风雨雨梨花,窄索帘栊,巧小窗纱。甚情绪灯前,客怀枕畔,心事天涯。
三千丈清愁鬓发,五十年春梦繁华。蓦见人家,杨柳分烟,扶上檐牙。
折桂令·席上偶谈蜀汉事因赋短柱体
鸾舆三顾茅庐。汉祚难扶,日暮桑榆。深渡南泸,长驱西蜀,力拒东吴。
美乎周瑜妙术,悲夫关羽云殂。天数盈虚,造物乘除。问汝何如?早赋归欤。
折桂令·吴山秀
钱塘江上嵯峨,浓淡皆宜,态度偏多。泪雨溟濛,歌云缥缈,舞雪婆娑。
胜楚岫高堆翠螺,似张郎巧画青娥。消得吟哦,欲比西施,来问东坡。
折桂令·雨窗寄刘梦鸾赴宴以侑尊云
妒韶华风雨潇潇,管月犯南箕,水漏天瓢。湿金缕莺裳,红膏燕嘴,黄粉蜂腰。
梨花梦龙绡泪今春瘦了,海棠魂羯鼓声昨夜惊着。极目江皋,锦涩行云,香暗归潮。
折桂令·二十年尘土征衫
二十年尘土征衫,铁马金戈,火鼠冰蚕。心不狂谋,言无妄发,事已多谙。
黑似漆前程黯黯,白如霜衰鬓斑斑。气化相参,谲诈难甘。笑取琴书,高访图南。
折桂令·长江浩浩西来
长江浩浩西来,水面云山,山上楼台。山水相连,楼台相对,天与安排。诗句成云山动色,酒杯倾天地忘怀。醉眼睁开,遥望蓬莱,一半儿云遮,一半儿烟霾。
折桂令·自述
华阳巾鹤氅蹁跹,铁笛吹云,竹杖撑天。伴柳怪花妖,麟祥凤瑞,酒圣诗禅。不应举江湖状元,不思凡风月神仙。断简残编,翰墨云烟,香满山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