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寸金·井络天开

〔宋代〕柳永

井络天开,剑岭云横控西夏。地胜异、锦里风流,蚕市繁华,簇簇歌台舞榭。雅俗多游赏,轻裘俊、靓妆艳冶。当春昼,摸石江边,浣花溪畔景如画。

梦应三刀,桥名万里,中和政多暇。仗汉节、揽辔澄清。高掩武侯勋业,文翁风化。台鼎须贤久,方镇静、又思命驾。空遗爱,两蜀三川,异日成嘉话。

作品简介

《一寸金·井络天开》是北宋词人柳永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就是记录词人游历成都时的见闻和感怀。词的上片描写了北宋时蜀地形势的险要和成都的繁盛景象,下片从名臣贤相的历史事迹,写到当代如张咏等官员的开明州郡之治,从中反映出柳永内心蕴菁已久的一股政治热情。全词辞采明丽,气度清正。

创作背景

《一寸金·井络天开》这阕词约写于宋仁宗景祐元年(1034)柳永登进士第以前不久,当时他已是四十多岁的人了。词人远游各地, 还到过西南重镇的成都。该词就是记录他游历成都时的见闻和感怀。

翻译注释

翻译

益州地处井宿之分野,其地有大、小剑山,似与云接,势险要,为控制西夏国的一道天然屏障。成都地势优越独特,锦官城内风物奇异美妙,城内蚕市正是繁荣时,到处都有歌台舞榭,歌曲声和喧闹声不绝于耳。城内游赏的人很多,或雅或俗,大街上来来往往的一些富家子弟,衣着华丽;而那些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女子们,更显得艳丽娇媚。成都三月时有海云边摸石之游,浣花溪畔的景色如画一样。

成都有著名的万里桥,自从益州太守赴任以来,政治清明,四境无事,人民安居乐业,使万物都处于和谐状态。自从太守走马上任以来,不多久便使蜀地局面稳定,政通人和,其功勋之高胜过诸葛武侯,而且还像文翁一样,教育感化民众。太守您在这里刚刚使四方安定,但宰辅等待贤才已久,你又被另授重任。离开蜀地回到朝廷,他日会成为一段佳话。

注释

(1)一寸金:词牌名,为柳永所创制,上片九句四仄韵,下片十句四仄韵。

(2)井络:井为星宿名,二十八宿之一。井络指井宿的区域,既专指岷山,又泛指蜀地。

(3)剑岭:亦称剑峰,即古蜀剑山。

(4)西夏:古代由党项族拓拔氏于公元1038年建立的大夏国,宋人称之谓西夏。共传十主,其盛时据有今宁夏、陕西北部、甘肃西北部以及青海东北部、内蒙古西部一带。

(5)锦里:地名,位于成都南,后以之代称成都,又称锦官城。

(6)蚕市:古蜀以蚕市著称,丝织业繁荣。旧俗每年春时,州城及属县循环一十五处有蚕市。

(7)摸石:成都风俗活动。

(8)浣花溪:锦江支流,又称濯锦江、百花潭,位于成都西。溪边有唐代大诗人杜甫故居浣花草堂。

(9)梦应三刀:《晋书·王溶传》:“溶夜梦悬三刀于卧室梁上,须臾又益一刀,溶惊觉,意甚恶之。主簿李毅再拜贺日:‘三刀为州字,又益一者,明府其临益州乎?’及贼张弘杀益州刺史皇甫晏,果迁溶为益州刺史。”

(10)桥名万里:万里桥位于成都南锦江之上。

(11)中和:中庸之道的主要内涵。儒家认为能“致中和”,则天地万物皆能各得其所,达于和谐境界。政多暇,谓当政者能“致中和”。社会则安宁和谐.政事因而宽松多暇。这是对当时成都当政者的赞扬。

(12)仗汉节、揽辔澄清:是说成都当政者甫一到任,就政清吏廉,功德彰显。仗汉节,犹奉朝廷派遣。汉节本指汉天子所授符节,这里指朝廷任命的文书、印信。

(13)武侯:指三国时辅刘备建蜀国的诸葛亮。

(14)文翁:为汉景帝时蜀地郡守。

(15)台鼎:指宰辅。即所谓三公。意为如星有三台,鼎有三足,故称。这里是泛指职掌重权者。

(16)方镇静、又思命驾:谓剐刚稳定下来,朝廷又要将其别任。命驾,命人驾车,谓即动身。

(17)遗爱:指遗留仁爱于后世。旧多用作对地方长官卸职的颂词。

(18)两蜀三川:两蜀指东蜀、西蜀;三川,指蜀境三水系。

全文拼音版

cùnjīn··jǐngluòtiānkāi
jǐngluòtiānkāijiànlǐngyúnhéngkòng西xiàshèngjǐnfēngliúcánshìfánhuátáixièduōyóushǎngqīngqiújùnjìngzhuāngyàndāngchūnzhòushíjiāngbiānhuànhuāpànjǐnghuà
mèngyīngsāndāoqiáomíngwànzhōngzhèngduōxiázhànghànjiélǎnpèichéngqīnggāoyǎnhòuxūnwénwēngfēnghuàtáidǐngxiánjiǔfāngzhènjìngyòumìngjiàkōngàiliǎngshǔsānchuānchéngjiāhuà

作者介绍

柳永(约984—1053),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北宋著名词人,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因排行第七,人称“柳七”。其词多写市井生活与歌妓情思,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开创“慢词”长调体裁,代表作《雨霖铃》《望海潮》等流传极广。虽才华横溢,却屡试不第,晚年中进士后仅任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词作“凡有井水处,即能歌柳词”,对宋词发展影响深远。

柳永的诗

相关推荐

太平寺慈氏阁

〔宋代〕黄庭坚

青玻璃盆插千岑,湘江水碧无古今。

何处拭目穷表里?太平飞阁暂登临。

朝阳不闻皂盖下,愚溪但见古木阴。

谁与洗涤怀古恨?坐有佳客非孤斟!

枯棕

〔唐代〕杜甫

蜀门多棕榈,高者十八九。

其皮割剥甚,虽众亦易朽。

徒布如云叶,青青岁寒后。

交横集斧斤,凋丧先蒲柳。

伤时苦军乏,一物官尽取。

嗟尔江汉人,生成复何有?

有同枯棕木,使我沉叹久。

死者即已休,生者何自守?

啾啾黄雀啅,侧见寒蓬走。

念尔形影干,摧残没藜莠。

九日寄秦觏

〔宋代〕陈师道

疾风回雨水明霞,沙步丛祠欲暮鸦。

九日清尊欺白发,十年为客负黄花。

登高怀远心如在,向老逢辰意有加。

淮海少年天下士,可能无地落乌纱。

清明日对酒

〔宋代〕高翥

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

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

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

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游沙湖

〔宋代〕苏轼

黄州东南三十里为沙湖,亦曰螺蛳店。予买田其间,因往相田得疾。闻麻桥人庞安常善医而聋。遂往求疗。安时虽聋,而颖悟绝人。以纸画字,书不数字,辄深了人意。余戏之曰:“余以手为口,君以眼为耳,皆一时异人也。”

疾愈,与之同游清泉寺。寺在蕲水郭门外二里许,有王逸少洗笔泉,水极甘,下临兰溪,溪水西流。余作歌云:“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君看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是日,剧饮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