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心三首·其三

〔清代〕龚自珍

我所思兮在何所,胸中灵气欲成云。

槎通碧汉无多路,土蚀寒花又此坟。

某水某山埋姓氏,一钗一佩断知闻。

起看历历楼台外,窈窕秋星或是君。

作品简介

《秋心三首》是清代文学家龚自珍的组诗作品。这三首诗主旨在为亡友招魂,亦自伤沦落,写出了幻灭与希望,也写出了痛苦与执着,表达对亡友的思念。第三首诗表达才能无路施展,遭受埋没,还不如坚守节操,寄情于山水之间。全诗思想深刻,感情深婉,风格沉郁,声律和谐,对仗工整,遣词属对,甚见功力。

创作背景

《秋心三首》作于清宣宗道光六年(1826),他第五次参加会试失败,而好友谢阶树、陈沆、程同文等相继谢世,心绪之恶,尤胜于三年之前写《夜坐》时。这组诗即在异样的凄凉落寞中写就,为自悼身世之作。

翻译注释

翻译

我所思念的地方在哪里?胸中产生的灵气仿佛能积聚成为云层。

木槎可通碧天的银河还是无路可走,而人才就像寒风中凋谢的花儿在泥土中腐烂。

只能在某处山水中隐姓埋名,簪钗佩玉等生平琐事不必让人知闻。

起来观看楼台外清楚分明的景物,那美好幽深的秋空明星可能就是你的在天之灵。

注释

(1)灵气:指不平凡的抱负。

(2)槎通碧汉无多路:用晋张华《博物志》载海边居民摇船误入天河事。

(3)一钗一佩:一男一女,指生平琐事。

(4)历历:清楚明白,分明可数。

(5)君:泛指亡友在天之灵。

全文拼音版

qiūxīnsānshǒu··sān
suǒzàisuǒxiōngzhōnglíngchéngyún
chátōnghànduōshíhánhuāyòufén
mǒushuǐmǒushānmáixìngshìchāipèiduànzhīwén
kànlóutáiwàiyǎotiǎoqiūxīnghuòshìjūn

作者介绍

龚自珍(1792—1841),字璱人,号定盦,浙江仁和(今杭州)人,清代思想家、文学家及改良主义先驱。其诗文瑰丽奇肆,充满批判精神与变革意识,代表作《己亥杂诗》等揭露社会腐朽,呼吁改革。他主张"更法""改图",开近代启蒙思想先河,对晚清维新运动及后世影响深远。

龚自珍的诗

相关推荐

秋日诗

〔魏晋〕孙绰

萧瑟仲秋风,飚唳风云高。

山居感时变,远客兴长谣。

疏林积凉风,虚岫结凝霄。

湛露洒庭林,密叶辞荣条。

抚菌悲先落,攀松羡后凋。

垂纶在林野,交情远市朝。

淡然古怀心,濠上岂伊遥。

秋登越王台

〔近代〕康有为

秋风立马越王台,混混蛇龙最可哀。

十七史从何说起,三千劫几历轮回。

腐儒心事呼天问,大地山河跨海来。

临睨飞云横八表,岂无倚剑叹雄才!

秋夜即事

〔清代〕曹雪芹

绛芸轩里绝喧哗,桂魄流光浸茜纱。

苔锁石纹容睡鹤,井飘桐露湿栖鸦。

抱衾婢至舒金凤,倚槛人归落翠花。

静夜不眠因酒渴,沉烟重拨索烹茶。

秋晴独立南亭

〔唐代〕杨发

昼对南风独闭关,暗期幽鸟去仍还。

如今有待终身贵,未若忘机尽日闲。

心似蒙庄游物外,官惭许掾在人间。

开襟自向清风笑,无限秋光为解颜。

秋夕旅怀

〔唐代〕李白

凉风度秋海,吹我乡思飞。

连山去无际,流水何时归。

目极浮云色,心断明月晖。

芳草歇柔艳,白露催寒衣。

梦长银汉落,觉罢天星稀。

含悲想旧国,泣下谁能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