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麝烟深漾》是清代词人纳兰性德写的一首悼亡之词。这首词的上片写作者身穿丧服,坐在那里任由思绪自由飞扬,表明他的愁情不止,愁怀无限。下片写与妻子共度的美好时光已如梦幻消逝,眼前景与还能记取的梦中情形成了极大的落差,因此,让人悲愁不绝。全篇屈曲跌宕,一波三折,低回深婉,哀怨动人。
清平乐·麝烟深漾
麝烟深漾。人拥缑笙氅。新恨暗随新月长。不辨眉尖心上。
六花斜扑疏帘。地衣红锦轻沾。记取暖香如梦,耐他一晌寒岩。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纳兰性德的这首《清平乐》写于康熙十七年(1678),当时,他的爱妻卢氏正好去世一年。深情的词人为自己的亡妻写下这首满怀离情之作。
翻译注释
翻译
身披着大氅,看屋子里麝香的香气荡漾。愁绪随着新月长成满月而不断增长,既锁在眉间,也锁在心上。
雪花斜落,扑打着门帘,轻轻飘落在红色的地毯上。心里还想念着春天的花香,所以能忍受这一时半刻的严寒。
注释
(1)清平乐:原为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牌名,又名“清平乐令”“醉东风“”忆萝月”,为宋词常用词牌。此调正体双调八句四十六字,前片四仄韵,后片三平韵。
(2)麝烟:焚麝香发出的烟。
(3)缑笙氅:犹如仙衣道服式的大髦。用王子乔于缑山乘鹤成仙的典故。汉刘向《列仙传·王子乔》:“王子乔者,周灵王太子晋也。好吹笙,作凤凰鸣。游伊洛之间,道士浮丘公接以上嵩高山。三十余年后,求之于山上,见桓良曰:‘奉告我家,七月七日待我于缑氏山岭。’至时,果乘白鹤驻山头,望之不得到,举手谢时人,数日而去。”后因以为修道成仙的典故。
(4)六花:即雪花,雪花六瓣,故名。
(5)地衣:地毯。
(6)暖香:春天的花香。
(7)一晌:指很短的时间。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纳兰性德的诗
相关推荐
清平乐·画堂晨起
画堂晨起,来报雪花坠。高卷帘栊看佳瑞,皓色远迷庭砌。
盛气光引炉烟,素草寒生玉佩。应是天仙狂醉,乱把白云揉碎。
清平乐·题上卢桥
清溪奔快,不管青山碍。千里盘盘平世界,更著溪山襟带。
古今陵谷茫茫,市朝往往耕桑。此地居然形胜,似曾小小兴亡。
清平乐·春晚
留春不住,费尽莺儿语。满地残红宫锦污,昨夜南园风雨。
小怜初上琵琶,晓来思绕天涯。不肯画堂朱户,春风自在杨花。
清平乐·检校山园书所见
断崖修竹,竹里藏冰玉。路转清溪三百曲,香满黄昏雪屋。
行人系马疏篱,折残犹有高枝。留得东风数点,只缘娇嫩春迟。
清平乐·樱桃花底
樱桃花底,相见颓云髻。的的银釭无限意,消得和衣浓睡。
当时草草西窗,都成别后思量。料得天涯异日,应思今夜凄凉。
清平乐·烟轻雨小
轻烟雨小,望里青难了。一缕断虹垂树杪,又是乱山残照。
凭高目断征途,暮云千里平芜。日夜河流东下,锦书应托双鱼。
清平乐·忆梁汾
才听夜雨,便觉秋如许。绕砌蛩螀人不语,有梦转愁无据。
乱山千叠横江,忆君游倦何方。知否小窗红烛。照人此夜凄凉。
清平乐·春宵睡重
春宵睡重,梦里还相送。枕畔起寻双玉凤,半日才知是梦。
一从卖翠人还,又无音信经年。却把泪来作水,流也流到伊边。
清平乐·烟深水阔
烟深水阔,音信无由达。唯有碧天云外月,偏照悬悬离别。
尽日感事伤怀,愁眉似锁难开。夜夜长留半被,待君魂梦归来。
清平乐·会昌
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
会昌城外高峰,颠连直接东溟。战士指看南粤,更加郁郁葱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