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驿二首·其二

〔宋代〕文天祥

万里金瓯失壮图,衮衣颠倒落泥涂。

空流杜宇声中血,半脱骊龙颔下须。

老去秋风吹我恶,梦回寒月照人孤。

千年成败俱尘土,消得人间说丈夫。

古诗的意思及注释

逐句原文翻译

万里金瓯失壮图,衮衣颠倒落泥涂。

江山沦丧在于没有宏伟的谋划,连德祐皇帝也向异族下拜称臣,就像从天上落入泥涂。

空流杜宇声中血,半脱骊龙颔下须。

德祐已是亡国之君,即使杜鹃啼到嘴角流血也是无家可归了,小皇帝也死于非命。

老去秋风吹我恶,梦回寒月照人孤。

人已老去,秋风吹得我心情不佳,梦中醒来,寒月照着孤寂的人。

千年成败俱尘土,消得人间说丈夫。

在历史长河中,暂时的成败不算什么,最值得关注的是让人称道自己是一个大丈夫。

注释

(1)金瓯:金属制成的盛酒器,后借喻疆土的完整坚固。

(2)衮衣:衮服,古代帝王及上公绣龙的礼服。

(3)恶:病,情绪不佳。

金陵驿二首·其二拼音版

jīnlíng驿èrshǒu··èr
wànjīnōushīzhuànggǔndiāndǎoluò
kōngliúshēngzhōngxuèbàntuōlónghànxià
lǎoqiūfēngchuīèmènghuíhányuèzhàorén
qiānniánchéngbàichénxiāorénjiānshuōzhàng

作品简介

《金陵驿二首·其二》是南宋爱国诗人文天祥的七言律诗,与其一并为被俘北上途中的姊妹篇。此诗以更为苍劲的笔力直抒亡国之恨与孤臣之节。首联“金瓯失壮图”喻江山破碎,“衮衣落泥涂”自比沦落的帝王之臣;颔联“杜宇血”“骊龙须”用典悲壮,写抗元之艰难;颈联“秋风恶”“寒月孤”以肃杀之景烘托绝境;尾联“成败俱尘土”超脱生死,唯求“人间说丈夫”的青史留名。全诗血泪交织,在历史纵深感中升华民族气节,堪称宋诗沉郁雄浑的压卷之作。

创作背景

《金陵驿二首》这组诗写于祥兴元年(1278年)文天祥被俘后,第二年(元至元十六年,1279年)押赴元大都(今北京)途径金陵(今南京)时所作。时值深秋,南宋政权覆亡已半年有余,金陵亦被军元军攻破四年之多。诗人战败不幸被俘,在被押送途中经过旧地,抚今思昨,触景生情,留下了这两首沉郁苍凉寄托亡国之恨的著名诗篇。

作者介绍

文天祥(1236—1283),字履善,号文山,南宋末年抗元名臣、文学家,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官至右丞相,坚持抗元,兵败被俘后宁死不屈,狱中作《正气歌》明志,终慷慨就义。其诗文如《过零丁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浩气长存,展现铁骨丹心。与陆秀夫、张世杰并称“宋末三杰”,谥号“忠烈”。作品饱含爱国激情,被誉为“民族气节之象征”,对后世影响深远。文天祥最著名的十首诗

相关诗文

金陵新亭

〔唐代〕李白

金陵风景好,豪士集新亭。

举目山河异,偏伤周顗情。

四坐楚囚悲,不忧社稷倾。

王公何慷慨,千载仰雄名。

金陵三迁有感

〔宋代〕梁栋

憔悴城南短李绅,多情乌帽染黄尘。

读书不了平生事,阅世空存后死身。

落日江山宜唤酒,西风天地正愁人。

任他蜂蝶黄花老,明月园林是小春。

示金陵子

〔唐代〕李白

金陵城东谁家子,窃听琴声碧窗里。

落花一片天上来,随人直度西江水。

楚歌吴语娇不成,似能未能最有情。

谢公正要东山妓,携手林泉处处行。

登梅冈望金陵赠族侄高座寺僧中孚

〔唐代〕李白

钟山抱金陵,霸气昔腾发。

天开帝王居,海色照宫阙。

群峰如逐鹿,奔走相驰突。

江水九道来,云端遥明没。

时迁大运去,龙虎势休歇。

我来属天清,登览穷楚越。

吾宗挺禅伯,特秀鸾凤骨。

众星罗青天,明者独有月。

冥居顺生理,草木不剪伐。

烟窗引蔷薇,石壁老野蕨。

吴风谢安屐,白足傲履袜。

几宿一下山,萧然忘干谒。

谈经演金偈,降鹤舞海雪。

时闻天香来,了与世事绝。

佳游不可得,春风惜远别。

赋诗留岩屏,千载庶不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