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

〔元代〕赵孟頫

溪上春无赖,清晨坐水亭。

草芽随意绿,柳眼向人青。

初日收浓雾,微波乱小星。

谁歌采苹曲,愁绝不堪听。

古诗的意思及注释

逐句原文翻译

溪上春无赖,清晨坐水亭。

大明湖和汇入湖中的泺水、历水一片春色,清晨诗人坐于水亭。

草芽随意绿,柳眼向人青。

刚刚发芽的小草随处可见,柳枝条上初生的芽眼青青向人。

初日收浓雾,微波乱小星。

初日冉冉升起收尽了水面上的雾汽,阳光下的水花,犹如活蹦乱跳的金星,耀人眼目。

谁歌采苹曲,愁绝不堪听。

是谁唱起《采苹》之曲,牵惹了诗人的愁情,以至悲愁至极。

注释

(1)无赖:原指人无才干,不可倚仗,或指奸诈、刁狡、强横之徒。这里指春色缠人。

(2)水亭:即济南大明湖的水香亭。

(3)随意:随便,随处的意思。

(4)柳眼:早春的柳叶,其形如人眼初展。

(5)浓雾:一作“宿雾”。夜雾。

(6)乱小星:喻阳光反射。小星,指阳光照耀下波浪溅起的水花。

(7)采苹曲:即《采苹》之曲。《诗经·召南》中有《采苹》篇,首二句为:“于以采苹,南涧之滨。”

(8)不堪:不能承当,忍受不了。

早春拼音版

zǎochūn
shàngchūnlàiqīngchénzuòshuǐtíng
cǎosuí绿liǔyǎnxiàngrénqīng
chūshōunóngwēiluànxiǎoxīng
shuícǎipíngchóujuékāntīng

作品简介

《早春》是元代诗人赵孟頫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此诗中间两联意象清新,色彩鲜明,诗中有画,与作者乃画家密切相关。其中动词运用亦颇生动新颖。但尾联“愁绝”一词又表明作者心绪不佳,这与首联之“无赖”正相呼应,盖早春之景仍无法消释诗人心中的郁闷愁苦也。全诗语言淡雅清婉,有陶、盂之风。

创作背景

赵盂頫于元初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出任同知济南路总管府事(济南路副长官),济南的趵突泉、大明湖、华不注山美丽的景色,深深地打动艺术家的心。赵盂頫画、书、诗三绝,他不仅创作了《鹊华秋色》这样的名画,而且写下不少歌咏泉城山水的优美诗篇,这首《早春》便是其中之一。

作者介绍

赵孟頫(1254—1322),元代著名书画家、文学家,字子昂,号松雪道人,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宋太祖赵匡胤十一世孙。入元后,官至翰林学士承旨,封魏国公,谥文敏。其书法诸体皆精,楷书称“赵体”,与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并称“楷书四大家”。绘画开创元代新画风,倡“书画同源”。亦工诗文,风格和婉。著有《松雪斋集》。赵孟頫最著名的十首诗

相关诗文

长安早春旅怀

〔唐代〕白居易

轩车歌吹諠都邑,中有一人向隅立。

夜深明月卷帘愁,日暮青山望乡泣。

风吹新绿草芽坼,雨洒轻黄柳条湿。

此生知负少年春,不展愁眉欲三十。

长安早春

〔唐代〕孟郊

旭日朱楼光,东风不惊尘。

公子醉未起,美人争探春。

探春不为桑,探春不为麦。

日日出西园,只望花柳色。

乃知田家春,不入五侯宅。

长安早春

〔唐代〕张子容

开国维东井,城池起北辰。

咸歌太平日,共乐建寅春。

雪尽黄山树,冰开黑水津。

草迎金埒马,花伴玉楼人。

鸿渐看无数,莺歌听欲频。

何当桂枝擢,还及柳条新。

溪中早春

〔唐代〕白居易

南山雪未尽,阴岭留残白。

西涧冰已消,春溜含新碧。

东风来几日,蛰动萌草坼。

潜知阳和功,一日不虚掷。

爱此天气暖,来拂溪边石。

一坐欲忘归,暮禽声啧啧。

蓬蒿隔桑枣,隐映烟火夕。

归来问夜餐,家人烹荠麦。

早春行

〔唐代〕王维

紫梅发初遍,黄鸟歌犹涩。

谁家折杨女,弄春如不及。

爱水看妆坐,羞人映花立。

香畏风吹散,衣愁露沾湿。

玉闺青门里,日落香车入。

游衍益相思,含啼向彩帷。

忆君长入梦,归晚更生疑。

不及红檐燕,双栖绿草时。

幽院早春

〔唐代〕柳中庸

草短花初拆,苔青柳半黄。

隔帘春雨细,高枕晓莺长。

无事含闲梦,多情识异香。

欲寻苏小小,何处觅钱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