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酒五首·其二

〔唐代〕白居易

蜗牛角上争何事,石火光中寄此身。

随富随贫且欢乐,不开口笑是痴人。

古诗的意思及注释

逐句原文翻译

蜗牛角上争何事,石火光中寄此身。

人活在世界上,就好像局促在那小小的蜗牛角上,空间是那样的狭窄,还有什么好争的呢?人生短暂,就像石头相撞时迸发出的一点火光,转瞬即逝。

随富随贫且欢乐,不开口笑是痴人。

人生不论贫穷富有,应放开眼界,随遇而安,笑口常开,极乐自在。

注释

(1)何事:什么事情。

(2)且:暂且,姑且。

对酒五首·其二拼音版

duìjiǔshǒu··èr
niújiǎoshàngzhēngshìshíhuǒguāngzhōngshēn
suísuípínqiěhuānkāikǒuxiàoshìchīrén

作品简介

《对酒五首·其二》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以道家思想为底蕴,运用“蜗牛角上争何事”的巧妙比喻,揭示世俗纷争的渺小与虚幻;后句“石火光中寄此身”进一步强调人生的短暂易逝。后两句直抒胸臆,倡导无论贫富都应保持豁达乐观的心态,指出“不开口笑是痴人”。全诗语言浅近而哲理深刻,充分体现了白居易晚年诗风中知足保和、乐天安命的思想境界。

创作背景

《对酒五首·其二》此诗创作于白居易晚年闲居洛阳时期(约公元830年后)。历经仕途沉浮后,诗人深受佛道思想影响,形成超然物外的人生态度。当时朝中牛李党争激烈,社会矛盾日益显现,白居易选择远离政治漩涡,以诗酒自娱。这首《对酒》正是其晚年生活哲学的集中体现,通过浅白如话的语言表达对人生短暂的觉醒和对精神自由的追求,与其《醉吟先生传》中描述的“性嗜酒,耽琴,淫诗”的闲适生活相印证。

作者介绍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祖籍太原,生于新郑(今属河南)。其诗通俗晓畅,反映社会现实,代表作《长恨歌》《琵琶行》《卖炭翁》等广为传诵。曾任翰林学士、左拾遗等职,因直言进谏被贬江州司马。晚年闲居洛阳,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与元稹并称"元白",诗作流传极广,甚至远播海外,对后世影响深远。白居易最著名的十首诗

相关诗文

对雪

〔唐代〕杜甫

战哭多新鬼,愁吟独老翁。

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

瓢弃樽无绿,炉存火似红。

数州消息断,愁坐正书空。

对雪

〔唐代〕高骈

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

如今好上高楼望,盖尽人间恶路岐。

对酒

〔宋代〕陈与义

新诗满眼不能裁,鸟度云移落酒杯。

官里簿书无日了,楼头风雨见秋来。

是非衮衮书生老,岁月匆匆燕子回。

笑抚江南竹根枕,一樽呼起鼻中雷。

对酒

〔唐代〕李白

蒲萄酒,金叵罗,吴姬十五细马驮。

青黛画眉红锦靴,道字不正娇唱歌。

玳瑁筵中怀里醉,芙蓉帐底奈君何!

对酒春园作

〔唐代〕王勃

投簪下山阁,携酒对河梁。

狭水牵长镜,高花送断香。

繁莺歌似曲,疏蝶舞成行。

自然催一醉,非但阅年光。

对房前桃树咏佳期赠内

〔南北朝〕徐悱

相思上北阁,徙倚望东家。

忽有当轩树,兼含映日花。

方鲜类红粉,比素若铅华。

更使增心忆,弥令想狭邪。

无如一路阻,脉脉似云霞。

严城不可越,言折代疏麻。

对雨

〔唐代〕李白

卷帘聊举目,露湿草绵芊。

古岫藏云毳,空庭织碎烟。

水纹愁不起,风线重难牵。

尽日扶犁叟,往来江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