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阳朔山寺》是明代诗人蓝智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此诗描绘了一幅秋日傍晚孤村古寺的寂静画面:诗人独登松门,见秋山黄叶、细雨蒙蒙,古寺中白头僧侣静坐。破壁旁新竹穿出,空床上旧藤覆盖,透出荒凉与岁月的痕迹。尾联将宦海浮沉的寂寥与禅意融合,以寒灯映照,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世事的淡然态度。全诗意境深远,情感含蓄,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感悟,有难以排遣的荒凉落寞之感。
宿阳朔山寺
晚景孤村僻,松门试一登。
秋山黄叶雨,古寺白头僧。
坏壁穿新竹,空床覆旧藤。
宦情与禅意,寂寞共寒灯。
作品简介
翻译注释
翻译
黄昏时分,村庄的景象在暮色中显得愈发孤寂宁静;我来到阳朔山寺的门前,试着进去看看能否留宿。
秋日的山中,细雨纷飞,落叶如雨;古旧的寺内,传来阵阵白发僧人悠扬的经文声。
寺院内残破的墙壁已经逐渐坍塌,新生的竹子透过裂缝茁壮成长,直挺挺地穿墙而出;禅床空空荡荡,上面覆盖着老旧的野藤。
既有宦情之愁,又生禅意之境;陪伴“我”左右的,只有一盏寒灯与无边无际的寂寞。
注释
(1)宦情:做官的心情。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蓝智的诗
相关推荐
宿府
清秋幕府井梧寒,独宿江城蜡炬残。
永夜角声悲自语,中天月色好谁看?
风尘荏苒音书绝,关塞萧条行路难。
已忍伶俜十年事,强移栖息一枝安。
宿澄上人院
竹窗闻远水,月出似溪中。
香覆经年火,幡飘后夜风。
性昏知道晚,学浅喜言同。
一悟归身处,何山路不通。
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宿田家
落日下遥峰,荒村倦行履。
停车息茅店,安寝正鼾睡。
忽闻扣门急,云是下乡隶。
公文捧花柙,鹰隼驾声势。
良民惧官府,听之肝胆碎。
阿母出搪塞,老脚走颠踬。
小心事延款,□余粮复匮。
东邻借种鸡,西舍觅芳醑。
再饭不厌饱,一饮直呼醉。
明朝怯见官,苦苦灯前跪。
使我不成眠,为渠滴清泪。
民膏日已瘠,民力日愈弊。
空怀伊尹心,何补尧舜治?
宿西山精舍
西山乘兴宿,静兴寂寥心。
一径松衫老,三更雨雪深。
草堂僧语息,云阁磬声沉。
未遂长栖此,双峰晓待寻。
宿昭应
武帝祈灵太乙坛,新丰树色绕千官。
那知今夜长生殿,独闭空山月影寒。
宿江边阁
暝色延山径,高斋次水门。
薄云岩际宿,孤月浪中翻。
鹳鹤追飞静,豺狼得食喧。
不眠忧战伐,无力正乾坤。
宿金沙江
往年曾向嘉陵宿,驿楼东畔栏干曲。
江声彻夜搅离愁,月色中天照幽独。
岂意漂零瘴海头,嘉陵回首转悠悠。
江声月色那堪说,肠断金沙万里楼。
宿官亭
漫道诗书债未偿,满身枷锁梦魂香。
可怜今夜官亭月,无数清光委路傍!
宿白鹭洲寄杨江宁
朝别朱雀门,暮栖白鹭洲。
波光摇海月,星影入城楼。
望美金陵宰,如思琼树忧。
徒令魂入梦,翻觉夜成秋。
绿水解人意,为余西北流。
因声玉琴里,荡漾寄君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