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仙子·归兴》是元代散曲作家张可久创作的散曲。此曲先写自己因出身贫寒而仕途堪忧,再通过写归乡途中所见表达思乡之情,反映了对社会不满,表现了热爱家乡的无限深情。全曲笔意畅达,声情并茂,境界开阔,不仅感情深沉,语言老辣,在对仗上也颇能体现作者风格。
水仙子·归兴
淡文章不到紫薇郎,小根脚难登白玉堂。远功名却怕黄茅瘴。
老来也思故乡,想途中梦感魂伤。云莽莽冯公岭,浪淘淘扬子江,水远天长。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水仙子·归兴》此作系作者仕途失意,从官场中引退归家时所作,有反映对社会的不满以及对故乡的热爱之意。其具体创作时间难以确证。
翻译注释
翻译
文章不像台阁体那样辞藻华丽,所以做不到高官;出身微贱,也难登翰林院。自己也曾想远离功名隐居深山,却又害怕偏僻荒凉、瘴气弥漫。
人老了思念故乡,在回乡途中就梦感魂伤。冯公岭上白云缭绕,扬子江中大浪滔滔,故乡的山绵延不断,故乡的水源远流长。
注释
(1)双调:宫调名,元曲常用宫调之一。
(2)水仙子:曲牌名。入“双调”,亦入“中吕宫”“南吕宫”。全曲八句七韵,除衬字外四十二字,句式为:七、七、七、五、六、三、三、四。归兴:回乡的情兴。
(3)淡文章:平淡浅薄的文章。
(4)紫薇郎:唐中书庭院常种紫薇树,故中书省又称紫薇省,中书即又称紫薇郎。此处泛指文职高官。
(5)小根脚:犹言根底浅,指身份卑微,门第不高。元代称家世为“根脚”。
(6)白玉堂:即玉堂,唐宋以后对翰林院的别称。
(7)黄茅瘴:指荒僻之地。黄茅,茅草中的一种,多生长在无人居住的荒僻之地。瘴,瘴气,指热带森林中的湿热之气,从前被认为是恶性疟疾等传染病的病源,古人对此畏如狼虎。
(8)冯公岭:即石人岭,在杭州西湖。
(9)淘淘:同“滔滔”,形容江水滚滚。
(10)扬子江:长江下游古称扬子江。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张可久的诗
相关推荐
水仙子·冷无香柳絮扑将来
冷无香柳絮扑将来,冻成片梨花拂不开,大灰泥漫了三千界。银棱了东大海,探梅的心噤难捱。面瓮儿里袁安舍,盐堆儿里党尉宅,粉缸儿里舞榭歌台。
水仙子·居庸关中秋对月
一天蟾影映婆娑,万古谁将此镜磨?年年到今宵不缺些儿个,广寒宫好快活,碧天遥难问姮娥。我独对清光坐,闲将白雪歌,月儿你团圆我却如何!
水仙子·咏江南
一江烟水照晴岚,两岸人家接画檐,芰荷丛一段秋光淡。看沙鸥舞再三,卷香风十里珠帘。画船儿天边至,酒旗儿风外飐。爱杀江南!
水仙子·夜雨
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
落灯花,棋未收,叹新丰逆旅淹留。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忧,都到心头。
水仙子·讥时
铺眉苫眼早三公,裸袖揎拳享万钟。胡言乱语成时用,大纲来都是烘。
说英雄谁是英雄?五眼鸡岐山鸣凤。两头蛇南阳卧龙,三脚猫渭水飞熊。
水仙子·和卢疏斋西湖
春风骄马五陵儿,暖日西湖三月时,管弦触水莺花市。不知音不到此,宜歌宜酒宜诗。
山过雨颦眉黛,柳拖烟堆鬓丝,可喜杀睡足的西施。
水仙子·赋李仁仲懒慢斋
闹排场经过乐回闲,勤政堂辞别撒会懒,急喉咙倒换学些慢。
掇梯儿休上竿,梦魂中识破邯郸。昨日强如今日,这番险似那番。君不见倦鸟知还!
水仙子·虾须帘控紫铜钩
虾须帘控紫铜钩,凤髓茶闲碧玉瓯,龙涎香冷泥金兽。绕雕栏倚画楼,怕春归绿惨红愁。雾濛濛丁香枝上,云淡淡桃花洞口,雨丝丝梅子墙头。
水仙子·退毛鸾凤不如鸡
退毛鸾凤不如鸡,虎离岩前被兔欺,龙居浅水虾蟆戏。一时间遭困危。
有一日起一阵风雷,虎一扑十硕力,凤凰展翅飞,那其间别辨高低。
水仙子·秋风飒飒撼苍梧
秋风飒飒撼苍梧,秋雨潇潇响翠竹,秋云黯黯迷烟树。三般儿一样苦,苦的人魂魄全无。云结就心间愁闷,雨少似眼中泪珠,风做了口内长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