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泊旅望》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收录于《全唐诗》中。这首诗写江行夜泊时触景而生的乡愁。首联切题,点明夜望。颔联承“望”字,写远观近看所见:月光照耀,沙岸水滨,通明一气;月明如霜,映白风帆,洒满船舱。描绘真切,情景宛然。颈联“近海江弥阔”一句,写江面开阔之景,如在目前。辞意俱工,堪与盛唐王湾名句“潮平两岸阔”并举。结联写行程遥遥,离乡日远,则思乡之情自在言外。这首诗用笔简练,读来颇有韵味。
夜泊旅望
少睡多愁客,中宵起望乡。
沙明连浦月,帆白满船霜。
近海江弥阔,迎秋夜更长。
烟波三十宿,犹未到钱唐。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夜泊旅望》这首诗作于唐穆宗长庆二年(822年)。白居易自京城前往杭州赴刺史任,因战乱而取道襄汉,舟行月余。诗人遥望开阔的江面,作下此诗引出了乡愁以及心中的忧患。
翻译注释
翻译
旅客多愁少睡,中宵起望家乡。
明净的沙岸与水边的月色相映,白色的布帆映着满船的秋霜。
距海近则江面阔,秋日短而夜更长。
我寄宿烟波上已有三十个晚上了,还未到达浙江钱塘。
注释
(1)中宵:中夜,半夜。
(2)沙明:沙洲明亮。
(3)浦:水滨,水边。
(4)近:临近。弥,更加。
(5)烟波:烟雾苍茫的江面。
(6)宿:夜,此指天数。
(7)钱塘:指杭州。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白居易的诗
相关推荐
夜泊水村
腰间羽箭久凋零,太息燕然未勒铭。
老子犹堪绝大漠,诸君何至泣新亭。
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
记取江湖泊船处,卧闻新雁落寒汀。
夜闻歌者
夜泊鹦鹉洲,秋江月澄澈。
邻船有歌者,发调堪愁绝。
歌罢继以泣,泣声通复咽。
寻声见其人,有妇颜如雪。
独倚帆樯立,娉婷十七八。
夜泪似真珠,双双堕明月。
借问谁家妇,歌泣何凄切?
一问一沾襟,低眉终不说。
夜合花·自鹤江入京泊葑门外有感
柳暝河桥,莺晴台苑,短策频惹春香。当时夜泊,温柔便入深乡。词韵窄,酒杯长。剪蜡花、壶箭催忙。共追游处,凌波翠陌,连棹横塘。
十年一梦凄凉。似西湖燕去,吴馆巢荒。重来万感,依前唤酒银罂。溪雨急,岸花狂。趁残鸦、飞过苍茫。故人楼上,凭谁指与,芳草斜阳。
夜过鉴湖
推蓬四望水连空,一片蒲帆正饱风。
山际白云云际月,子规声在白云中。
夜夜曲
浮云吐明月,流影玉阶阴。
千里虽共照,安知夜夜心?
夜亭度雁赋
春望山楹,石暖苔生。云随竹动,月共水明。暂消摇于夕径,听霜鸿之度声。
度声已凄切,犹含关塞鸣。从风兮前倡融,带暗兮后群惊。帛久兮书字灭,芦束兮断衔轻。行杂响时乱,响杂行时散。
已定空闺愁,还长倡楼叹。空闺倡楼本寂寂,况此寒夜褰珠幔。心悲调管曲未成,手抚弦,聊一弹。一弹管,且陈歌,翻使怨情多。
夜吟
六十余年妄学诗,功夫深处独心知。
夜来一笑寒灯下,始是金丹换骨时。
夜抵枞阳
轻帆挂与白云来,棹击中流天倒开。
五月江声千里客,夜深同到射蛟台。
夜泊润州江口
秋江欲起白头波,贾客瞻风无渡河。
千船火绝寒宵半,独听钟声觉寺多。
夜游宫·一派明云荐爽
一派明云荐爽,秋不住,碧空中响。如此江山徒莽苍。伯符耶?寄奴耶?嗟已往。
十载羞厮养,孤负煞,长头大颡。思与骑奴游上党。趁秋晴,蹠莲花,西岳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