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鸿秋·凌歊台怀古》是元代散曲家薛昂夫的一首怀古小令。此曲以凌歊台、乌江渡等历史遗迹为背景,抒发了对兴亡盛衰的深沉感慨。首二句借南朝刘宋时期凌歊台的繁华歌舞与最终覆灭,暗喻奢靡亡国的历史教训;三四句转写项羽兵败乌江、八千子弟无归的悲壮,展现英雄末路的苍凉;末三句化用杜甫诗句,并提及李白墓的永恒,在时空交错中表达对历史沧桑的喟叹。全曲语言凝练,意象苍茫,以对比手法凸显盛衰无常,体现了元曲豪放而沉郁的怀古特色。
塞鸿秋·凌歊台怀古
凌歊台畔黄山铺,是三千歌舞亡家处。
望夫山下乌江渡,是八千子弟思乡去。
江东日暮云,渭北春天树,青山太白坟如故。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薛昂夫曾自至治元年(1321)到天历年间(1328一1329)任太平路总管(治所在今安当涂县),《塞鸿秋·凌歊台怀古》这首散曲当作于此时。作者现存《塞鸿秋》同曲牌小令三首,这是第二首,写作者登上宏伟的凌敵台遗址对历史的凭吊。
翻译注释
翻译
凌歊台离宫跟前的黄山铺驿站,是刘裕三千宫女离开家庭聚集的地方。
望夫山下的乌江渡口,是楚汉战争中项羽兵败垓下,追随他的八千子弟兵思念楚地故乡的地方。
大江东边太阳落时的彩霞和渭水北面春天繁茂的林木,青山西麓李白坟墓,都和当年一样。
注释
(1)凌歊台:又名陵歊台,遗址在今安徽当涂城北五里的小黄山上。相传为南朝宋武帝刘裕所筑建,宋孝武帝刘骏曾筑避暑离宫于其上。《太平府志》记载:黄山在郡治北五里,高四十丈,山如初月形。上有宋孝武避暑离官及凌歊台遗址。
(2)铺:驿站,古代供传递文书、官员来往及运输等种中途暂息住宿的地方。
(3)亡家:指无家。
(4)望夫山:在当涂西北四十里。
(5)乌江渡:与望夫山隔江相对。当年项羽带领八千江东子弟南征北战,终兵败于垓下,自刎于乌江。
(6)江东:指李白当时漫游的江浙一带。
(7)渭北:指当时杜甫所在的长安一带。
(8)青山:在安徽当涂东南。
(9)太白坟:李白墓在当涂东南的青山之侧。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薛昂夫的诗
相关推荐
塞鸿秋·功名万里忙如燕
功名万里忙如燕,斯文一脉微如线。
光阴寸隙流如电,风霜两鬓白如练。
尽道便休官,林下何曾见?至今寂寞彭泽县。
塞鸿秋·春情
疏星淡月秋千院,愁云恨雨芙蓉面。
伤情燕足留红线,恼人鸾影闲团扇。
兽炉沉水烟,翠沼残花片。一行写入相思传。
塞鸿秋·山行警
东边路西边路南边路,五里铺七里铺十里铺。行一步盼一步懒一步。
霎时间天也暮日也暮云也暮。斜阳满地铺,回首生烟雾。兀的不山无数水无数情无数。
塞鸿秋·代人作
战西风几点宾鸿至,感起我南朝千古伤心事。展花笺欲写几句知心事,空教我停霜毫半晌无才思。往常得兴时,一扫无瑕疵。今日个病厌厌刚写下两个相思字。
塞鸿秋·金谷园那得三生富
金谷园那得三生富,铁门限枉作千年妒。
汨罗江空把三闾污,北邙山谁是千钎禄?
想应陶令杯,不到刘伶墓。怎相逢不饮空归去。
塞鸿秋·悔悟
苏卿写下金山恨,双生得个风流信。
亚仙不是夫人分,元和终受十年困。
冯魁到底村,双渐从来嫩,思量惟有王魁俊。
塞鸿秋·道情
雪毛马响狻猊䩞,神光龙吼昆吾剑。冰坚夜半逾天堑,月寒晓起离村店。一身行路难,两鬓秋霜染。老来莫起功名念。
塞鸿秋·爱他时似爱初生月
爱他时似爱初生月,喜他时似喜梅梢月,想他时道几首《西江月》,盼他时似盼辰钩月。当初意儿别,今日相抛撇,要相逢似水底捞明月。
塞鸿秋·分分付付约定偷期话
分分付付约定偷期话,冥冥悄悄款把门儿呀。
潜潜等等立在花阴下,战战兢兢把不住心儿怕。
转过海棠轩,映着荼縻架,果然道色胆天来大。
塞鸿秋·雨余梨雪开香玉
雨余梨雪开香玉,风和柳线摇新绿。
日融桃锦堆红树,烟迷苔色铺青褥。
王维旧图画,杜甫新诗句。怎相逢不饮空归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