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句原文翻译
远钟入枕雪初晴,衾铁棱棱梦不成。
又是一个冰雪凝冻的冬夜,天新晴,雪在融,远处的钟声遥遥地送入耳中;又冷又硬的被子棱角四起,冷得难以入梦。
起傍梅花读周易,一窗明月四檐声。
索性披衣起床,伴着窗台上的寒梅研读《易经》。明月高悬,只听得四周房檐上一片轻脆的滴水声。
注释
(1)衾铁:指被子又冷又硬像铁块一样。衾:被子。
(2)棱棱:形容被子棱角四起,不贴身。
(3)周易:又名《易》、《易经》,是儒家重要经典。
(4)檐:房檐。
远钟入枕雪初晴,衾铁棱棱梦不成。
起傍梅花读周易,一窗明月四檐声。
远钟入枕雪初晴,衾铁棱棱梦不成。
又是一个冰雪凝冻的冬夜,天新晴,雪在融,远处的钟声遥遥地送入耳中;又冷又硬的被子棱角四起,冷得难以入梦。
起傍梅花读周易,一窗明月四檐声。
索性披衣起床,伴着窗台上的寒梅研读《易经》。明月高悬,只听得四周房檐上一片轻脆的滴水声。
(1)衾铁:指被子又冷又硬像铁块一样。衾:被子。
(2)棱棱:形容被子棱角四起,不贴身。
(3)周易:又名《易》、《易经》,是儒家重要经典。
(4)檐:房檐。
《十二月九日雪融夜起达旦》是宋代诗人魏了翁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诗的前两句点明夜晚寒冷的气候,诗人的被褥冰冷坚硬,难以入眠,反映出其生活的贫困;后两句说诗人起身,伴着寒梅和高悬明月,研读《周易》,只听见屋檐水声滴落,写出夜晚的静谧与幽邃。这首诗绘出一幅静谧、清寂的冬夜读书图,虽条件艰苦,但幸得有书籍相伴,漫漫长夜才不至于难捱。
城南小陌又逢春,只见梅花不见人。
玉骨久成泉下土,墨痕犹鏁壁间尘。
春风岭上淮南村,昔年梅花曾断魂。
岂知流落复相见,蛮风蜑雨愁黄昏。
长条半落荔支浦,卧树独秀桄榔园。
岂惟幽光留夜色,直恐冷艳排冬温。
松风亭下荆棘里,两株玉蕊明朝暾。
海南仙云娇堕砌,月下缟衣来扣门。
酒醒梦觉起绕树,妙意有在终无言。
先生独饮勿叹息,幸有落月窥清樽。
寒轻市上山烟碧,日满楼前江雾黄。
负盐出井此溪女,打鼓发船何郡郎。
新亭举目风景切,茂陵著书消渴长。
春花不愁不烂漫,楚客唯听棹相将。
竹响风成阵,窗明雪已花。
柴扉吟冻犬,纸瓦啄饥鸦。
宿酒欺寒力,新诗管岁华。
日高犹拥被,蓐食愧邻家。
即看燕子入山扉,岂有黄鹂历翠微。
短短桃花临水岸,轻轻柳絮点人衣。
春来准拟开怀久,老去亲知见面稀。
他日一杯难强进,重嗟筋力故山违。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舂谷持作飰,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
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旧挹金波爽,皆传玉露秋。
关山随地阔,河汉近人流。
谷口樵归唱,孤城笛起愁。
巴童浑不寝,半夜有行舟。
陌上风光浓处,第一寒梅先吐。
待得春来也,香消减,态凝伫,百花休漫妒。
花未全开月未圆,看花待月思依然。
明知花月无情物,若使多情更可怜。
愁,几片飞花过小楼。
春归否,尚在柳梢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