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算子·燕子不曾来

〔清代〕蒋春霖

燕子不曾来,小院阴阴雨。一角阑干聚落花,此是春归处。

弹泪别东风,把酒浇飞絮。化了浮萍也是愁,莫向天涯去。

作品简介

《卜算子·燕子不曾来》由清代词人蒋春霖所作的一首小令,上片写春归,暗喻岁月流逝之悲;下片写祭柳,突出自己身世飘零之感。全词以比兴寄托的手法,融情入景,借景抒情,把当时文人的凄苦处境表达得深情绵邈。

创作背景

词中的意象“阴阴雨”、“落花”、“飞絮”、“浮萍”暗示了词人没落的情怀,而这种黯淡情绪又是咸丰兵事的折光。太平军所向披靡,癸丑年定鼎天京,这对清廷的打击极其沉重,隶属于封建统治阶级的文人也由此产生了没落、迷惘之情。从词的意蕴看,《卜算子》恐亦是癸丑年作。

翻译注释

翻译

在小小庭院中,燕子没有来,只是阴雨连绵,一片幽暗。院中一个角落的栏杆处,聚集着一堆落花;落花飘飘零零,标志着春天已经迟暮。

挥泪告别东风,用酒来祭纷纷扬扬的飞絮。传说柳絮杨花飞入池塘,便化作浮萍,所以不要飞向天涯去。

注释

(1)阴阴:形容阴暗的样子。

(2)阑干:栏杆。

(3)落花:一作“落华”。

(4)弹泪:掉泪,流着眼泪。

(5)东风:春风。这里借指春天。

(6)飞絮:飞舞的柳絮。

(7)化了浮萍:古人以为柳絮落水化为浮萍。

(8)莫:不如。

全文拼音版

suàn··yàncénglái
yàncéngláixiǎoyuànyīnyīnjiǎolángānluòhuāshìchūnguīchù
tánlèibiédōngfēngjiǔjiāofēihuàliǎopíngshìchóuxiàngtiān

作者介绍

蒋春霖(1818—1868),字鹿潭,江苏江阴人,寄籍大兴。幼时即才名远播,屡应科举而不第,仅为两淮盐曹等地方小官十余年。母去世后辞官,生活窘迫,忧时感世,自沉于吴江垂虹桥。春霖早年工诗,中年始致力于词,因慕纳兰性德《饮水词》及项鸿祚《忆云词》,晚年自定词集时,遂名为《水云楼词》。

蒋春霖的诗

相关推荐

卜算子·咏梅

〔宋代〕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卜算子·咏梅

〔近代〕毛泽东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