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柳八首·其三

〔唐代〕温庭筠

苏小门前柳万条,毵毵金线拂平桥。

黄莺不语东风起,深闭朱门伴细腰。

作品简介

《杨柳八首》是唐代文学家温庭筠的组诗作品。这是一组咏柳诗。第三首诗重在咏写杭州西湖之柳的风姿神态,暗寄对古代名妓生活的欣赏之情,咏物与写人和谐结合,组成景与人统一的意境。

创作背景

《杨柳八首》这组诗约作于唐文宗大和(827—835)、开成(836—840)年间。王昆吾《隋唐五代燕乐杂言歌辞研究》云:《杨柳》一名《柳枝》,源于隋代民间歌曲,名载《教坊记》,多用于笛乐。刘禹锡、白居易均有诗咏及此。温庭筠大和、开成年间似曾从裴度游,而裴度于此期间与刘禹锡、白居易诗酒唱和,过从甚密,则温庭筠有可能在此期间结识刘、白,《杨柳八首》或即在此期间模仿酬和之作。

翻译注释

翻译

钱塘才女苏小小,门前绿柳万千条。千丝万缕如细细的金线,柔情无限抚摸着平桥。

当东风轻轻地吹来,黄莺也无语悄悄。她深闭朱门拒来客,独伴春柳舞窈窕。

注释

(1)苏小:即苏小小,六朝时南齐名妓,居钱塘(今浙江杭州),才盖群士,容貌绝美,家门前多种柳树。

(2)毵毵:垂拂纷披的样子,形容杨柳细长的枝叶。

(3)金线:指初吐芽的柳丝。

(4)朱门:红色的门,古代王公贵族的住宅大门漆成朱红色,表示尊贵。也指富贵人家。

(5)细腰:代指美女。

全文拼音版

yángliǔshǒu··sān
xiǎoménqiánliǔwàntiáosānsānjīn线xiànpíngqiáo
huángyīngdōngfēngshēnzhūménbànyāo

作者介绍

温庭筠(812—870),本名岐,字飞卿,晚唐诗人、词人,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才思敏捷,八叉手而成八韵,故称“温八叉”。其词秾丽绵密,为“花间派”鼻祖,代表作《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等开五代词风;诗亦工丽,与李商隐并称“温李”。仕途坎坷,因恃才傲物得罪权贵,终身困顿。作品多写闺情闺怨,词藻华美,对宋婉约词影响深远。

温庭筠的诗

相关推荐

杨花

〔唐代〕吴融

不斗秾华不占红,自飞晴野雪濛濛。

百花长恨风吹落,唯有杨花独爱风。

杨柳青

〔明代〕吴承恩

村旗夸酒莲花白,津鼓开帆杨柳青。

壮岁惊心频客路,故乡回首几长亭。

春深水涨嘉鱼味,海近风多健鹤翎。

谁向高楼横玉笛,落梅愁绝醉中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