陵峰采药触兴为诗

〔魏晋〕帛道猷

连峰数千里,修林带平津。

云过远山翳,风至梗荒榛。

茅茨隐不见,鸡鸣知有人。

闲步践其径,处处见遗薪。

始知百代下,故有上皇民。

作品简介

《陵峰采药触兴为诗》是东晋(一作南北朝)和尚帛道猷写的崇道玄言诗。该诗主要表达的是作者对大自然的广博、深远的感叹。在描写大自然的安宁中反衬世俗的喧嚣,歌颂山居之民古朴恬静的生活。

诗歌采用移步换景的笔法,由远及近,由大到小,描写了多层次的景物,其画面疏密有致,经营得当。诗歌写入山采药的见闻,而处处透出诗人闲远自适的心境。

创作背景

《陵峰采药触兴为诗》这首劝人归隐深山的诗,是有其社会背景的。他所处的时代,人才的进退,不以才德为依据,而是看门第的高下和财产的多少,政治极端黑暗。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帛道猷把深山老林中的所见所闻和所感,写成该诗。

翻译注释

翻译

连绵的山峰横贯数千里,高大均树林环绕连河渡。

白云飘过把那远山遮蔽,寒风吹来使那草原荒芜。

山中的茅屋隐没人不见,报晓的雄鸡又把客来呼。

漫步踏入这幽深的小路,随时可见山中遗薪处处。

这才知千百年后的今天,还有先世之人安度寒暑。

注释

(1)连峰:连绵不断的山峰。

(2)修林:高大的树林。

(3)带:环绕。

(4)平津:平原上河流的渡口。

(5)翳:掩遮住。

(6)梗:有刺的草木。

(7)荒:田野。

(8)榛:草木荒芜。

(9)茅茨:茅草顶的屋子。

(10)隐不见:隐没而看不见。

(11)闲步:悠闲地散步。

(12)践:踏,走过。

(13)径:小路。

(14)遗薪:烧剩下的柴火。

(15)始知:刚刚知道。

(16)上皇:传说中远古的皇帝。

全文拼音版

língfēngcǎiyàochùxìngwèishī
liánfēngshùqiānxiūlíndàipíngjīn
yúnguòyuǎnshānfēngzhìgěnghuāngzhēn
máoyǐnjiànmíngzhīyǒurén
xiánjiànjìngchùchùjiànxīn
shǐzhībǎidàixiàyǒushànghuángmín

作者介绍

帛道猷(?—?),刘宋高僧。刘宋孝武帝时在世。本姓冯,山阴(今浙江省绍兴市)人,少习儒业,以篇牍著称于时,后于本籍若邪山中出家。

相关推荐

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

〔唐代〕卢仝

日高丈五睡正浓,军将打门惊周公。

口云谏议送书信,白绢斜封三道印。

开缄宛见谏议面,手阅月团三百片。

闻道新年入山里,蛰虫惊动春风起。

天子须尝阳羡茶,百草不敢先开花。

仁风暗结珠琲瓃,先春抽出黄金芽。

摘鲜焙芳旋封裹,至精至好且不奢。

至尊之余合王公,何事便到山人家。

柴门反关无俗客,纱帽笼头自煎吃。

碧云引风吹不断,白花浮光凝碗面。

一碗喉吻润,两碗破孤闷。

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

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

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蓬莱山,在何处?

玉川子,乘此清风欲归去。

山上群仙司下土,地位清高隔风雨。

安得知百万亿苍生命,堕在巅崖受辛苦!

便为谏议问苍生,到头还得苏息否?

送綦毋潜落第还乡

〔唐代〕王维

圣代无隐者,英灵尽来归。

遂令东山客,不得顾采薇。

既至君门远,孰云吾道非。

江淮度寒食,京洛缝春衣。

置酒临长道,同心与我违。

行当浮桂棹,未几拂荆扉。

远树带行客,孤城当落晖。

吾谋适不用,勿谓知音稀。

风入松·归鞍尚欲小徘徊

〔宋代〕刘克庄

归鞍尚欲小徘徊。逆境难排。人言酒是消忧物,奈病余孤负金罍。萧瑟捣衣时候,凄凉鼓缶情怀。

远林摇落晚风哀,野店犹开。多情惟是灯前影,伴此翁同去同来。逆旅主人相问,今回老似前回。

瑞鹤仙·卷帘人睡起

〔元代〕张枢

卷帘人睡起。放燕子归来,商量春事。风光又能几?减芳菲、都在卖花声里。吟边眼底,被嫩绿、移红换紫。甚等闲、半委东风,半委小溪流水。

还是,苔痕湔雨,竹影留云,待晴犹未。兰舟静舣,西湖上、多少歌吹。粉蝶儿、守定落花不去,湿重寻香两翅。怎知人、一点新愁,寸心万里。

王安石赠太傅

〔宋代〕苏轼

敕:朕式观古初,灼见天命。将有非常之大事,必生希世之异人。使其名高一时,学贯千载:智足以达其道,辩足以行其言;瑰玮之文,足以藻饰万物;卓绝之行,足以风动四方。用能于期岁之间,靡然变天下之俗。

具官王安石,少学孔孟,晚师瞿聃。罔罗六艺之遗文,断以己意;糠秕百家之陈迹,作新斯人。属熙宁之有为,冠群贤而首用。信任之笃,古今所无。方需功业之成,遽起山林之兴。浮云何有,脱屣如遗。屡争席于渔樵,不乱群于麋鹿。进退之美,雍容可观。

朕方临御之初,哀疚罔极。乃眷三朝之老,邈在大江之南。究观规摹,想见风采。岂谓告终之问,在予谅暗之中。胡不百年,为之一涕。於戏!死生用舍之际,孰能违天?赠赙哀荣之文,岂不在我!宠以师臣之位,蔚为儒者之光。庶几有知,服我休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