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镜篇

〔唐代〕刘禹锡

流尘翳明镜,岁久看如漆。

门前负局人,为我一磨拂。

萍开绿池满,晕尽金波溢。

白日照空心,圆光走幽室。

山神妖气沮,野魅真形出。

却思未磨时,瓦砾来唐突。

作品简介

《磨镜篇》是唐代文学家刘禹锡所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此诗中诗人把自己比作暂时蒙尘的宝镜,坚信有朝一日会重放光辉,充分表现了一个政治革新者虽遭贬逐仍然顽强不屈的斗争精神。此诗托物见志、用笔深曲。

创作背景

《磨镜篇》此诗作于唐宪宗元和十年(815年)。永贞革新失败后,刘禹锡被贬为连州刺史,后改授朗州司马,这对“少年负志气”“有宰相才”的刘禹锡来说无疑是一个不小的打击。三十四岁,正是在政治舞台上大有作为的好时候,却横遭挫折。激于愤慨,诗人写下这首诗。

翻译注释

翻译

飞扬的尘埃遮蔽了明镜,时间久了看上去就像涂了黑漆一样。

门前来了一位磨镜师,给我将镜磨拂一新。

磨过的镜像拨开浮萍露出满池碧水,又像月晕退尽泛溢出金波。

太阳照在明亮的镜心后,一束强光就反射进了暗室。

山神妖气因之沮丧,野魅也现出了原形。

回想到它在未磨的时候,连瓦片石块都任意凌辱它。

注释

(1)翳:遮蔽。

(2)负局生:古代传说有神仙名负局,隐藏在铜镜中,因此把专门摩镜的人叫负局生,也叫负局人。

(3)晕:光影色泽模糊。

(4)金波:指月光。

(5)空心:指镜心。

(6)沮:沮丧。

(7)野:山野怪物。

(8)砾:碎石。

(9)唐突:冒犯,凌辱。

全文拼音版

jìngpiān
liúchénmíngjìngsuìjiǔkàn
ménqiánrénwèi
píngkāi绿chímǎnyūnjǐnjīn
báizhàokōngxīnyuánguāngzǒuyōushì
shānshényāomèizhēnxíngchū
quèwèishíláitáng

作者介绍

刘禹锡(772—842), 字梦得,唐代中期著名诗人、文学家、哲学家,河南洛阳人,有“诗豪”之称。他出身儒学世家,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白居易并称“刘白”。其诗风雄健豪迈,兼具哲理与民歌风味,代表作《陋室铭》《乌衣巷》《竹枝词》等广为传诵。刘禹锡早年参与“永贞革新”,失败后屡遭贬谜,但始终乐观豁达。晚年任太子宾客,世称“刘宾客”。他的诗文兼具思想深度与艺术魅力,对后世影响深远。

刘禹锡的诗

相关推荐

念奴娇·中秋

〔宋代〕苏轼

凭高眺远,见长空万里,云无留迹。桂魄飞来,光射处,冷浸一天秋碧。玉宇琼楼,乘鸾来去,人在清凉国。江山如画,望中烟树历历。

我醉拍手狂歌,举杯邀月,对影成三客。起舞徘徊风露下,今夕不知何夕?便欲乘风,翻然归去,何用骑鹏翼。水晶宫里,一声吹断横笛。

醉蓬莱·渐亭皋叶下

〔宋代〕柳永

渐亭皋叶下,陇首云飞,素秋新霁。华阙中天,锁葱葱佳气。嫩菊黄深,拒霜红浅,近宝阶香砌。玉宇无尘,金茎有露,碧天如水。

正值升平,万几多暇,夜色澄鲜,漏声迢递。南极星中,有老人呈瑞。此际宸游,凤辇何处,度管弦清脆。太液波翻,披香帘卷,月明风细。

别匡山

〔唐代〕李白

晓峰如画参差碧,藤影风摇拂槛垂。

野径来多将犬伴,人间归晚带樵随。

看云客倚啼猿树,洗钵僧临失鹤池。

莫怪无心恋清境,已将书剑许明时。

梅花

〔唐代〕罗邺

繁如瑞雪压枝开,越岭吴溪免用栽。

却是五侯家未识,春风不放过江来。

昼梦

〔唐代〕杜甫

二月饶睡昏昏然,不独夜短昼分眠。

桃花气暖眼自醉,春渚日落梦相牵。

故乡门巷荆棘底,中原君臣豺虎边。

安得务农息战斗,普天无吏横索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