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镜篇》是唐代文学家刘禹锡所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此诗中诗人把自己比作暂时蒙尘的宝镜,坚信有朝一日会重放光辉,充分表现了一个政治革新者虽遭贬逐仍然顽强不屈的斗争精神。此诗托物见志、用笔深曲。
磨镜篇
流尘翳明镜,岁久看如漆。
门前负局人,为我一磨拂。
萍开绿池满,晕尽金波溢。
白日照空心,圆光走幽室。
山神妖气沮,野魅真形出。
却思未磨时,瓦砾来唐突。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磨镜篇》此诗作于唐宪宗元和十年(815年)。永贞革新失败后,刘禹锡被贬为连州刺史,后改授朗州司马,这对“少年负志气”“有宰相才”的刘禹锡来说无疑是一个不小的打击。三十四岁,正是在政治舞台上大有作为的好时候,却横遭挫折。激于愤慨,诗人写下这首诗。
翻译注释
翻译
飞扬的尘埃遮蔽了明镜,时间久了看上去就像涂了黑漆一样。
门前来了一位磨镜师,给我将镜磨拂一新。
磨过的镜像拨开浮萍露出满池碧水,又像月晕退尽泛溢出金波。
太阳照在明亮的镜心后,一束强光就反射进了暗室。
山神妖气因之沮丧,野魅也现出了原形。
回想到它在未磨的时候,连瓦片石块都任意凌辱它。
注释
(1)翳:遮蔽。
(2)负局生:古代传说有神仙名负局,隐藏在铜镜中,因此把专门摩镜的人叫负局生,也叫负局人。
(3)晕:光影色泽模糊。
(4)金波:指月光。
(5)空心:指镜心。
(6)沮:沮丧。
(7)野:山野怪物。
(8)砾:碎石。
(9)唐突:冒犯,凌辱。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相关推荐
念奴娇·中秋
凭高眺远,见长空万里,云无留迹。桂魄飞来,光射处,冷浸一天秋碧。玉宇琼楼,乘鸾来去,人在清凉国。江山如画,望中烟树历历。
我醉拍手狂歌,举杯邀月,对影成三客。起舞徘徊风露下,今夕不知何夕?便欲乘风,翻然归去,何用骑鹏翼。水晶宫里,一声吹断横笛。
敕勒歌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醉蓬莱·渐亭皋叶下
渐亭皋叶下,陇首云飞,素秋新霁。华阙中天,锁葱葱佳气。嫩菊黄深,拒霜红浅,近宝阶香砌。玉宇无尘,金茎有露,碧天如水。
正值升平,万几多暇,夜色澄鲜,漏声迢递。南极星中,有老人呈瑞。此际宸游,凤辇何处,度管弦清脆。太液波翻,披香帘卷,月明风细。
旧将军
云台高议正纷纷,谁定当时荡寇勋。
日暮灞陵原上猎,李将军是故将军。
观博平王志安少府山水粉图
粉壁为空天,丹青状江海。
游云不知归,日见白鸥在。
博平真人王志安,沈吟至此愿挂冠。
松溪石磴带秋色,愁客思归坐晓寒。
别匡山
晓峰如画参差碧,藤影风摇拂槛垂。
野径来多将犬伴,人间归晚带樵随。
看云客倚啼猿树,洗钵僧临失鹤池。
莫怪无心恋清境,已将书剑许明时。
辋口遇雨忆终南山因献王维
积雨晦空曲,平沙灭浮彩。
辋水去悠悠,南山复何在。
诉衷情·高歌宴罢月初盈
高歌宴罢月初盈,诗情引恨情。烟露冷,水流轻,思想梦难成。
罗帐袅香平,恨频生。思君无计睡还醒,隔层城。
梅花
繁如瑞雪压枝开,越岭吴溪免用栽。
却是五侯家未识,春风不放过江来。
昼梦
二月饶睡昏昏然,不独夜短昼分眠。
桃花气暖眼自醉,春渚日落梦相牵。
故乡门巷荆棘底,中原君臣豺虎边。
安得务农息战斗,普天无吏横索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