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竿篇

〔唐代〕沈佺期

朝日敛红烟,垂竿向绿川。

人疑天上坐,鱼似镜中悬。

避楫时惊透,猜钩每误牵。

湍危不理辖,潭静欲留船。

钓玉君徒尚,征金我未贤。

为看芳饵下,贪得会无筌。

作品简介

《钓竿篇》是唐代诗人沈佺期创作的一首五言排律,此诗内容写的是“纶钓嬉游”之事,生动描画出一幅垂纶绿川,鱼跃人欢,趣味横生的游钓图,一反作者多为点缀太平的应制诗风。全诗格调流畅而谐趣,内容朴实而清丽,既洋溢生活气息,又饱蕴人生哲理。

创作背景

这首《钓竿篇》大约作于公元705年(神龙元年),是作者流放岭南之前的作品。沈佺期是古代喜欢垂钓的官吏“钓迷”。正因如此,他写的《钓竿篇》才一反其多为点缀太平的应制诗风,而成为其部分富有生活感受诗作的一个亮点。

翻译注释

翻译

太阳从东方升起,光芒四射,在它的照耀下,红霞已渐渐消退,我手持钓竿慢步到绿水边开始垂钓。

看那白云倒影在水中,人在水上小舟之中就如同坐在天上一样;河水被阳光照耀,鱼儿慢游就像悬挂在明亮的镜中清澈可见。

阵阵浆声划破水边的宁静,有的鱼儿受惊时时跳出水面,有的对着鱼钩揣测、试探,最终还是抵挡不住香饵的诱惑,被牵了上来。

江河垂钓,水流湍急的地方,难以施手,而潭深水静的地方流速缓慢,鱼易聚集,正好下钩。

学姜子牙钓鱼只怕是遇不到周文王的那样的伯乐;虽然明君招贤纳士,我也并非郭隗、乐毅那样的人才。

垂钓是乐趣无穷的事情,钓者专心致志志地看着香铒被鱼儿吞下,鱼儿又禁不住香铒的诱惑,纷纷抢食铒料上钩入筌,真是人欢鱼跃啊!

注释

(1)避楫:躲避船桨。

(2)惊透:极度惊惧。

(3)猜钩:猜测鱼上钩没有。

(4)误牵:错误牵动钓线。

(5)湍危:急流危险。

(6)理辖:整理船辖。辖:鱼匣。

(7)钓玉:即钓誉,比喻选擢人才。

(8)君:指同钓的人,也可以是泛指他人。

(9)徒尚:徒然崇尚,空自崇尚。

(10)征金:战国时,燕昭王在易水南筑台,置千金于其上,延请天下贤士,号称黄金台,征金意为以黄金征,招贤能之士。

(11)未贤:未曾贤德。

(12)筌:捕鱼的竹器。

全文拼音版

diào竿gānpiān
zhāoliǎnhóngyānchuí竿gānxiàng绿chuān
réntiānshàngzuòjìngzhōngxuán
shíjīngtòucāigōuměiqiān
tuānwēixiátánjìngliúchuán
diàojūnshàngzhēngjīnwèixián
wèikànfāngěrxiàtānhuìquán

作者介绍

沈佺期(656 — 715),字云卿,相州内黄(今属河南)人。上元(唐高宗年号,674—676)进士,官至太子少詹事。曾因贪污及谗附张易之,被流放驩州。诗与宋之问齐名,号称“沈宋”,多应制之作。流放时期的作品,则多对其境遇表示不满。律体谨严精密,对律诗体制的定型颇有影响。原有文集10卷,已散佚,明人辑有《沈佺期集》。

沈佺期的诗

相关推荐

钓雪舟中霜夜望月

〔宋代〕杨万里

溪边小立苦待月,月知人意偏迟出。

归来闭户闷不看,忽然飞上千峰端。

却登钓雪聊一望,冰轮正挂松梢上。

诗人爱月爱中秋,有人问侬侬掉头。

一年月色只腊里,雪汁揩磨霜水洗。

八荒万里一青天,碧潭浮出白玉盘。

更约梅花作渠伴,中秋不是欠此段。

钓竿行

〔魏晋〕曹丕

东越河济水,遥望大海涯。

钓竿何珊珊,鱼尾何蓰蓰。

行路之好者,芳饵欲何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