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院早春

〔唐代〕柳中庸

草短花初拆,苔青柳半黄。

隔帘春雨细,高枕晓莺长。

无事含闲梦,多情识异香。

欲寻苏小小,何处觅钱塘。

古诗的意思及注释

逐句原文翻译

草短花初拆,苔青柳半黄。

嫩草刚冒出短芽,花苞才微微绽开,青苔重新泛绿,柳条挂着半黄的嫩芽。

隔帘春雨细,高枕晓莺长。

隔着竹帘,听见细雨轻柔的声响,倚着高枕,听清晨黄莺悠长的啼鸣。

无事含闲梦,多情识异香。

闲来无事,做着悠然的梦,多情地嗅着早春独特的花草芬芳。

欲寻苏小小,何处觅钱塘。

想去寻找名妓苏小小的踪迹,可到哪里才能找到当年的钱塘呢?

注释

(1)拆:同"坼",指花苞绽开。

(2)苔青:青苔重新泛出绿色,体现早春特征。

(3)柳半黄:柳树新芽初发时呈现的鹅黄色。

(4)高枕:指悠闲倚靠的姿态,暗示诗人闲适心境。

(5)晓莺:清晨的黄莺鸟,其啼声清脆悠长。

(6)异香:早春特有的清新气息,混合着泥土与植物的芬芳。

(7)苏小小:南朝齐时钱塘著名歌妓,后成为文人笔下美丽多情的象征。

(8)钱塘:今杭州,古时以风月繁华著称,此处借指往昔的浪漫风情。

幽院早春拼音版

yōuyuànzǎochūn
cǎoduǎnhuāchūchāitáiqīngliǔbànhuáng
liánchūngāozhěnxiǎoyīngzhǎng
shìhánxiánmèngduōqíngshíxiāng
xúnxiǎoxiǎochùqiántáng

作品简介

《幽院早春》是唐代诗人柳中庸的一首五言律诗。此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早春庭院的静谧景致,展现了诗人闲适自得的生活情趣。首联"草短花初拆"捕捉早春特有的物候特征,颔联"隔帘春雨细"转入听觉描写,颈联"无事含闲梦"抒写闲适心境,尾联"欲寻苏小小"则借南朝名妓苏小小的典故,为诗作增添一丝怅惘的历史韵味。全诗语言清新自然,对仗工整,将视觉、听觉、嗅觉等多种感官体验融为一体,体现了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艺术特色。

作者介绍

柳中庸 (?—775),唐代诗人。名淡,字中庸,以字行。蒲州虞乡(今山西永济)人。与弟柳中行皆有文名。擅长写闺怨与边塞诗,诗风清丽。《全唐诗》存其诗十三首,《征人怨》为其流传最广的代表作。柳中庸最著名的十首诗

相关诗文

早春

〔元代〕赵孟頫

溪上春无赖,清晨坐水亭。

草芽随意绿,柳眼向人青。

初日收浓雾,微波乱小星。

谁歌采苹曲,愁绝不堪听。

南湖早春

〔唐代〕白居易

风回云断雨初晴,返照湖边暖复明。

乱点碎红山杏发,平铺新绿水蘋生。

翅低白雁飞仍重,舌涩黄鹂语未成。

不道江南春不好,年年衰病减心情。

长安早春

〔唐代〕张子容

开国维东井,城池起北辰。

咸歌太平日,共乐建寅春。

雪尽黄山树,冰开黑水津。

草迎金埒马,花伴玉楼人。

鸿渐看无数,莺歌听欲频。

何当桂枝擢,还及柳条新。

溪中早春

〔唐代〕白居易

南山雪未尽,阴岭留残白。

西涧冰已消,春溜含新碧。

东风来几日,蛰动萌草坼。

潜知阳和功,一日不虚掷。

爱此天气暖,来拂溪边石。

一坐欲忘归,暮禽声啧啧。

蓬蒿隔桑枣,隐映烟火夕。

归来问夜餐,家人烹荠麦。

早春行

〔唐代〕王维

紫梅发初遍,黄鸟歌犹涩。

谁家折杨女,弄春如不及。

爱水看妆坐,羞人映花立。

香畏风吹散,衣愁露沾湿。

玉闺青门里,日落香车入。

游衍益相思,含啼向彩帷。

忆君长入梦,归晚更生疑。

不及红檐燕,双栖绿草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