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题二首·其二

〔近代〕鲁迅

雨花台边埋断戟,莫愁湖里余微波。

所思美人不可见,归忆江天发浩歌。

作品简介

《无题二首》是现代文学家鲁迅于1931年所作的七言绝句组诗,这两首诗都以南京国民政府为背景,第二首悼念惨遭国民政府杀害的革命烈士。表达了作者鲁迅对他们背叛孙中山事业的愤懑之情。

创作背景

据《鲁迅日记》1931年6月14日:“为宫崎龙介君书一幅云:‘大江日夜向东流……。’又为白莲女士书一幅云:‘雨花台边埋断戟……。”’后均收入《集外集拾遗》。宫崎龙介是协助孙中山从事革命活动的宫崎寅藏的侄儿,当时到上海,经内山完造介绍认识鲁迅,白莲女士即宫崎龙介的夫人。1931年春天,国民政府内部派系斗争激化,鲁迅有感于时政,便作此诗讽刺国民政府内部的勾心斗角。

翻译注释

翻译

雨花台边埋葬着为革命英勇牺牲的烈士,他们的革命精神像莫愁湖里的微波不断流传给后代。

(我)所思念的革命者已经被杀害再也见不到了,只有在归来的路上为追忆他们面对祖国的河山慷慨高歌。

注释

(1)雨花台:在南京聚宝山上,原为名胜,国民政府时在此杀害革命者。现辟为革命烈士墓。

(2)埋断戟:这里比喻战士虽死而壮志未灭。

(3)莫愁湖:南京水西门外名胜,相传六朝时有女卢莫愁曾住这里,因而得名。

(4)余微波:象征革命烈士宁死不屈的崇高精神,如莫愁湖里的微波不绝,流传后世。

(5)美人:在这里指革命烈士。

(6)浩歌:大声歌唱,比喻作者思念革命烈士而慷慨悲歌。

全文拼音版

èrshǒu··èr
huātáibiānmáiduànchóuwēi
suǒměirénjiànguījiāngtiānhào

相关推荐

无闷·催雪

〔宋代〕吴文英

霓节飞琼,鸾驾弄玉,杳隔平云弱水。倩皓鹤传书,卫姨呼起。莫待粉河凝晓,趁夜月、瑶笙飞环佩。正蹇驴吟影,茶烟灶冷,酒亭门闭。

歌丽。泛碧蚁。放绣帘半钩,宝台临砌。要须借东君,灞陵春意。晓梦先迷楚蝶,早风戾、重寒侵罗被。还怕掩、深院梨花,又作故人清泪。

无题三首·其一

〔宋代〕钱惟演

误语成疑意已伤,春山低敛翠眉长。

鄂君绣被朝犹掩,荀令熏炉冷自香。

有恨岂因燕凤去,无言宁为息侯亡?

合欢不验丁香结,只得凄凉对烛房。

无题·惯于长夜过春时

〔近代〕鲁迅

惯于长夜过春时,挈妇将雏鬓有丝。

梦里依稀慈母泪,城头变幻大王旗。

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

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