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品二十四则·雄浑

〔唐代〕司空图

大用外腓,真体内充。

反虚入浑,积健为雄。

具备万物,横绝太空。

荒荒油云,寥寥长风。

超以象外,得其环中。

持之匪强,来之无穷。

作品简介

《诗品二十四则》是唐代诗人司空图创作的一部古代诗歌美学和诗歌理论专著,形式上由二十四首四言诗组成,因此又名“诗品二十四则”。这是探讨诗歌创作,特别是诗歌美学风格问题的理论著作。它继承了前人的美学思想,以自然淡远为审美基础,囊括了诸多诗歌艺术风格和美学意境,将诗歌所创造的风格、境界分为雄浑、冲淡、纤秾、沉著、高古、典雅、洗炼、劲健、绮丽、自然、含蓄、豪放、精神、缜密、疏野、清奇、委曲、实境、悲慨、形容、超诣、飘逸、旷达、流动二十四类。每种都以十二句四言诗加以说明,形式整饬。

创作背景

司空图生活在唐朝末年,社会动荡,人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司空图早年中了进士,担任过中侍御史、礼部员外郎、中书舍人等职,但是他在官位上也不是一帆风顺的,经历过几次浮沉之后,他看到了世风每况愈单凭自己的一己之力改变不了社会的现状,所以他抱着逃避现实的人生态度毅然决定辞官返乡。

据史料记载,司空图辞官后,隐居在河中中条山王官谷,寄情于水花鸟之间,远离乱世的纷纷扰扰,追求一种怡然自得之乐。思想方面,为了给自己的心灵构建一处避难所,他在心灵中构建冲淡、超诣的境界,让心灵在这种境界中有所皈依。司空图的这种对待唐末动乱现实的人生态度,对其诗论的影响很大。

《诗品二十四则》以诗论诗形式的形成,是与中国古代的生产方式,思维方式分不开的,是与中国文化的发展进程以及唐朝的文化氛围密切联系的,司空图所处的社会环境也推动了其诗性语言的形成,是自身、社会以及环境综合作用的结果。在这几个因素的相互作用下,产生了《二十四诗品》以诗论诗的言说形式。

翻译注释

翻译

诗篇的魅力外放光华,纯真体质充实于内。

返回至虚空浑沌境界,秉赋刚健,英姿勃发。

洞悉世间多样的风情,纵观环宇的沧桑演化。

看天际行云鼓荡翻卷,听荒漠长风呼啸叱咤。

超脱大千世界的表象,得以实现其最大之自我完整世界。

切不可任性附会牵强,诗情无涯会汩汩萌发。

注释

(1)大用外腓:巨大功用庇护于外。腓,庇护。

(2)真体内充:纯真体质充实于内。形容雄浑之气包举诗文内外。

(3)环中:世界。

(4)匪:非,下同。

全文拼音版

shīpǐnèrshí··xiónghún
yòngwàiféizhēnnèichōng
fǎnhúnjiànwéixióng
bèiwànhéngjuétàikōng
huānghuāngyóuyúnliáoliáochángfēng
chāoxiàngwàihuánzhōng
chízhīfěiqiángláizhīqióng

作者介绍

司空图(837—908),字表圣,自号知非子、耐辱居士,河中虞乡(今山西永济)人。咸通十年(869年)进士。僖宗朝历礼部郎中、知制诰,迁中书舍人。后归隐中条山王官谷。唐亡,闻哀帝被杀,不食而死。有《司空表圣诗集》五卷。《尊前集》录其词一首。

司空图的诗

相关推荐

诗二首

〔唐代〕王梵志

【其一】

我有一方便,价值百匹练。

相打长伏弱,至死不入县。

【其二】

他人骑大马,我独跨驴子。

回顾担柴汉,心下较些子。

诗招南阳秀才

〔宋代〕林逋

莫因公荐偶失意,便擬飘蓬作旅人。

志壮任存题柱事,病多争向倚门亲。

危堤柳色休伤别,上苑杏花长自春。

况有西湖好山水,归来且濯锦衣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