蟾宫曲·问人间谁是英雄

〔元代〕阿鲁威

问人间谁是英雄?有酾酒临江,横槊曹公。紫盖黄旗,多应借得,赤壁东风。

更惊起南阳卧龙,便成名八阵图中。鼎足三分,一分西蜀,一分江东。

作品简介

《蟾宫曲·问人间谁是英雄》是元代曲作家阿鲁威创作的一首小令,收录于《全元散曲》。此曲吊古咏史,缅怀和赞颂了三国时期三位杰出人物曹操、周瑜、诸葛亮的丰功伟业。借用“赤壁东风”和“八阵图”等典故,言简意丰地塑造了他们的英雄形象,并对三国鼎立的形势进行了鸟瞰与概括。全曲写得沉郁奔放,与所吟人物的胸襟抱负暗相契合。全曲凝练紧凑,气势豪放,笔力不凡。

创作背景

《蟾宫曲·问人间谁是英雄》写这首曲子时,作者或许是在灯下展读史卷,或许是面对着滚滚东去的长江,回顾历史,联想现实,心潮澎湃。突然,一个问题涌上他的心头:“问人间谁是英雄?”于是,作者写下了这首小令,以回答这个问题。

翻译注释

翻译

问人间谁是英雄?有临江饮酒、横握长矛吟诗的曹操。在紫盖黄旗状的云气笼罩下的孙权,借得东风用火攻,赤壁之战大败曹军。

更有那南阳卧龙诸葛亮,出山后巧布八阵图,闻名天下。他们功勋卓著,三分天下成鼎足之势,一分在西蜀,一分在东吴 。

注释

(1)蟾宫曲:又名折桂令,此调又名《百字折桂令》、《天香引》、《秋风一枝》。此调为元人小令曲名。

(2)酾:斟酒。

(3)槊:长矛。

(4)紫盖黄旗:指云气,形状如紫伞黄旗。古人认为这是王者之气的象征。此处指东吴孙权建立了帝业。

(5)南阳卧龙:指诸葛亮。诸葛亮曾隐居南阳卧龙岗,徐庶称之为卧龙先生。

(6)八阵图:指诸葛亮所作的阵形。语出杜甫《八阵图》:“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7)西蜀:三国时刘备建立的国家称为西蜀,又称蜀汉。

(8)江东:三国时孙权建立的国家称为吴国,又称东吴。

全文拼音版

chángōng··wènrénjiānshuíshìyīngxióng
wènrénjiānshuíshìyīngxióngyǒushījiǔlínjiānghéngshuòcáogōnggàihuángduōyīngjièchìdōngfēng
gèngjīngnányánglóng便biànchéngmíngzhènzhōngdǐngsānfēnfēn西shǔfēnjiāngdōng

作者介绍

阿鲁威(生卒年不详),字叔重(一作叔仲),号东泉,人或称之为鲁东泉,蒙古族人。至治年间任南剑太守(延平江路总管),泰定年间任经筵官、参知政事,曾译《世祖圣训》、《资治通鉴》等为泰定帝讲说。能诗善曲,朱权《太和正音谱》评论其词“如鹤唳青霄”。今存小令十九首,情感深沉质朴,格调旷达豪迈。

阿鲁威的诗

相关推荐

蟾宫曲·叹世

〔元代〕马致远

东篱半世蹉跎,竹里游亭,小宇婆娑。有个池塘,醒时渔笛,醉后渔歌。严子陵他应笑我,孟光台我待学他。笑我如何?倒大江湖,也避风波。

咸阳百二山河,两字功名,几阵干戈。项废东吴,刘兴西蜀,梦说南柯。韩信功兀的般证果,蒯通言那里是风魔?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醉了由他!

蟾宫曲·京口怀古镇江

〔元代〕卢挚

道南宅岂识楼桑,何许英雄,惊倒孙郎。汉鼎才分,流延晋宋,弹指萧梁。昭代车书四方,北溟鱼浮海吞江。临眺苍茫,醉倚歌鬟,吟断寒窗。

蟾宫曲·寒食新野道中

〔元代〕卢挚

柳濛烟梨雪参差,犬吠柴荆,燕语茅茨。老瓦盆边,田家翁媪,鬓发如丝。桑柘外秋千女儿,髻双鸦斜插花枝。转眄移时,应叹行人,马上哦诗。

蟾宫曲·咏西湖

〔元代〕奥敦周卿

西山雨退云收,缥缈楼台,隐隐汀洲。湖水湖烟,画船款棹,妙舞轻讴。野猿搦丹青画手,沙鸥看皓齿明眸。阆苑神州,谢安曾游。更比东山,倒大风流。

西湖烟水茫茫,百顷风潭,十里荷香。宜雨宜晴,宜西施淡抹浓妆。尾尾相衔画舫,尽欢声无日不笙簧。春暖花香,岁稔时康。真乃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蟾宫曲·弊裘尘土压征鞍

〔元代〕郑光祖

弊裘尘土压征鞍,鞭倦袅芦花。弓剑萧萧,一竟入烟霞。动羁怀西风禾黍,秋水蒹葭。千点万点,老树寒鸦。三行两行,写高寒呀呀雁落平沙。

曲岸西边,近水涡鱼网纶竿钓艖;断桥东下,傍溪沙疏篱茅舍人家。见满山满谷,红叶黄花。正是凄凉时候,离人又在天涯!

蟾宫曲·怀古

〔元代〕查德卿

问从来谁是英雄?一个农夫,一个渔翁。晦迹南阳,栖身东海,一举成功。

八阵图名成卧龙,六韬书功在飞熊。霸业成空,遗恨无穷。蜀道寒云,渭水秋风。

蟾宫曲·山间书事

〔元代〕吴西逸

系门前柳影兰舟,烟满吟蓑,风漾闲钩。石上云生,山间树老,桥外霞收。

玩青史低头袖手,问红尘缄口回头。醉月悠悠,漱石休休,水可陶情,花可融愁。

蟾宫曲·沙三伴哥来嗏

〔元代〕卢挚

沙三伴哥来嗏!两腿青泥,只为捞虾。太公庄上,杨柳阴中,磕破西瓜。

小二哥昔涎剌塔,碌轴上渰着个琵琶。看荞麦开花,绿豆生芽。无是无非,快活煞庄家。

蟾宫曲·梦中作

〔元代〕郑光祖

半窗幽梦微茫,歌罢钱塘,赋罢高唐。风入罗帏,爽入疏棂,月照纱窗。

缥缈见梨花淡妆,依稀闻兰麝余香。唤起思量,待不思量,怎不思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