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引雏·奉寄小山先辈

〔元代〕大食惟寅

气横秋,心驰八表快神游。词林谁出先生右?独占鳌头。

诗成神鬼愁,笔落龙蛇走,才展山川秀。声传南国,名播中州。

作品简介

《燕引雏·奉寄小山先辈》是元曲作家大食惟寅创作的散曲。这是一首小令,作者从不同角度对张可久的绝世才华加以由衷的称颂,表达了对张可久的钦敬仰慕之情。全曲气势横溢,一片至诚,语言典雅庄重,文笔流畅,对仗工整,是颇具才气之作。

创作背景

《燕引雏·奉寄小山先辈》此曲载于明抄本《小山乐府》。这是一首论赞名人的小令,作者以词林后学的身份,作此曲奉寄元代后期曲坛名宿张可久,旨在称颂其绝世才华,表达钦敬仰慕之情。

翻译注释

翻译

先生气概不凡,才华横溢,心神在天地之间驰骋漫游。词坛中有谁能在先生之上呢?先生的杰作冠绝当时。

您诗成使神鬼动容,笔落如龙蛇飞走,用纵横的才气展示出山川的秀丽。您的名声响遍江南江北。

注释

(1)双调:宫调名,元曲常用宫调之一。

(2)燕引雏:曲牌名,即“殿前欢”。入“双调”,单曲四十二字。

(3)小山:张可久,字小山。

(4)气横秋:形容张可久气概豪迈,才华横溢。

(5)八表:八方之外,泛指天地之间。

(6)右:上,古人有时以右为尊。

(7)独占鳌头:旧称状元及第。此谓其冠绝当时。鳌头,皇帝 殿前居中石阶上所镌龙头及巨鳌。

(8)南国:南方。

(9)中州:即中原。泛指北方。

全文拼音版

yànyǐnchú··fèngxiǎoshānxiānbèi
héngqiūxīnchíbiǎokuàishényóulínshuíchūxiānshēngyòuzhànáotóu
shīchéngshénguǐchóuluòlóngshézǒucáizhǎnshānchuānxiùshēngchuánnánguómíngzhōngzhōu

作者介绍

大食惟寅(生卒年不详),元代后朝人,与张可久相识。现存散曲仅小令《燕引雏·奉寄小山先辈》一首,见于天一阁明抄本《小山乐府》。

相关推荐

忆江南·江南柳

〔宋代〕张先

隋堤远,波急路尘轻。今古柳桥多送别,见人分袂亦愁生。何况自关情。

斜照后,新月上西城。城上楼高重倚望,愿身能似月亭亭,千里伴君行。

轻薄篇

〔魏晋〕张华

末世多轻薄,骄代好浮华。

志意既放逸,赀财亦丰奢。

被服极纤丽,肴膳尽柔嘉。

僮仆馀梁肉,婢妾蹈绫罗。

文轩树羽盖,乘马鸣玉珂。

横簪刻玳瑁,长鞭错象牙。

足下金鑮履,手中双莫邪。

宾从焕络绎,侍御何芬葩。

朝与金张期,暮宿许史家。

甲第面长街,朱门赫嵯峨。

苍梧竹叶清,宜城九酝醝。

浮醪随觞转,素蚁自跳波。

美女兴齐赵,妍唱出西巴。

一顾倾城国,千金不足多。

北里献奇舞,大陵奏名歌。

新声逾激楚,妙妓绝阳阿。

玄鹤降浮云,鱏鱼跃中河。

墨翟且停车,展季犹咨嗟。

淳于前行酒,雍门坐相和。

孟公结重关,宾客不得蹉。

三雅来何迟?耳热眼中花。

盘案互交错,坐席咸喧哗。

簪珥或堕落,冠冕皆倾斜。

酣饮终日夜,明灯继朝霞。

绝缨尚不尤,安能复顾他?

留连弥信宿,此欢难可过。

人生若浮寄,年时忽蹉跎。

促促朝露期,荣乐遽几何?

念此肠中悲,涕下自滂沱。

但畏执法吏,礼防且切蹉。

湘口送友人

〔唐代〕李频

中流欲暮见湘烟,苇岸无穷接楚田。

去雁远冲云梦雪,离人独上洞庭船。

风波尽日依山转,星汉通霄向水连。

零落梅花过残腊,故园归醉及新年。

江州雪

〔唐代〕白居易

新雪满前山,初晴好天气。

日西骑马出,忽有京都意。

城柳方缀花,檐冰才结穗。

须臾风日暖,处处皆飘坠。

行吟赏未足,坐叹销何易。

犹胜岭南看,雰雰不到地。

金山寺

〔宋代〕王令

万顷清江浸碧山,乾坤都向此中宽。

楼台影落鱼龙骇,钟磬声来水石寒。

日暮海门飞白鸟,潮回瓜步见黄滩。

常时户外风波恶,只得高僧静处看。

示从孙济

〔唐代〕杜甫

平明跨驴出,未知适谁门。

权门多噂?,且复寻诸孙。

诸孙贫无事,宅舍如荒村。

堂前自生竹,堂后自生萱。

萱草秋已死,竹枝霜不蕃。

淘米少汲水,汲多井水浑。

刈葵莫放手,放手伤葵根。

阿翁懒惰久,觉儿行步奔。

所来为宗族,亦不为盘飧。

小人利口实,薄俗难可论。

勿受外嫌猜,同姓古所敦。

原君

〔清代〕黄宗羲

有生之初,人各自私也,人各自利也;天下有公利而莫或兴之,有公害而莫或除之。有人者出,不以一己之利为利,而使天下受其利;不以一己之害为害,而使天下释其害;此其人之勤劳必千万于天下之人。夫以千万倍之勤劳,而己又不享其利,必非天下之人情所欲居也。故古之人君,量而不欲入者,许由、务光是也;入而又去之者,尧、舜是也;初不欲入而不得去者,禹是也。岂古之人有所异哉?好逸恶劳,亦犹夫人之情也。

后之为人君者不然。以为天下利害之权皆出于我,我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以天下之害尽归于人,亦无不可;使天下之人,不敢自私,不敢自利,以我之大私为天下之大公。始而惭焉,久而安焉。视天下为莫大之产业,传之子孙,受享无穷;汉高帝所谓“某业所就,孰与仲多”者,其逐利之情,不觉溢之于辞矣。此无他,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是以其未得之也,屠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曰:“我固为子孙创业也。”其既得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向使无君,人各得自私也,人各得自利也。呜呼!岂设君之道固如是乎?

古者天下之人爱戴其君,比之如父,拟之如天,诚不为过也。今也天下之人怨恶其君,视之如寇仇,名之为独夫,固其所也。而小儒规规焉以君臣之义无所逃于天地之间,至桀、纣之暴,犹谓汤、武不当诛之,而妄传伯夷、叔齐无稽之事,乃兆人万姓崩溃之血肉,曾不异夫腐鼠。岂天地之大,于兆人万姓之中,独私其一人一姓乎!是故武王圣人也,孟子之言,圣人之言也;后世之君,欲以如父如天之空名,禁人之窥伺者,皆不便于其言,至废孟子而不立,非导源于小儒乎!

虽然,使后之为君者,果能保此产业,传之无穷,亦无怪乎其私之也。既以产业视之,人之欲得产业,谁不如我?摄缄縢,固扃鐍,一人之智力,不能胜天下欲得之者之众,远者数世,近者及身,其血肉之崩溃在其子孙矣。昔人愿世世无生帝王家,而毅宗之语公主,亦曰:“若何为生我家!”痛哉斯言!回思创业时,其欲得天下之心,有不废然摧沮者乎!

是故明乎为君之职分,则唐、虞之世,人人能让,许由、务光非绝尘也;不明乎为君之职分,则市井之间,人人可欲,许由、务光所以旷后世而不闻也。然君之职分难明,以俄顷淫乐不易无穷之悲,虽愚者亦明之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