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过青龙寺谒操禅师

〔唐代〕裴迪

安禅一室内,左右竹亭幽。

有法知不染,无言谁敢酬。

鸟飞争向夕,蝉噪已先秋。

烦暑自兹适,清凉何所求。

作品简介

《夏日过青龙寺谒操禅师》是唐代诗人裴迪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诗的首联描写禅师所处的幽静环境;颔联描写禅师的高深佛法;颈联和尾联则是诗人在听禅之后的所见所感,虽然外面还是炎热的夏天,诗人自己却感受到了舒适,清凉也不求了。全诗语言工整,充满禅意,情感真挚动人。

创作背景

位于长安新昌里的青龙寺,北枕高原,南望爽垲,有登眺之美。天宝年间(742-756),裴迪常与王维等朋友结伴游览,至迟不过天宝末安史乱前,裴迪和王维旧地重游(因安史之乱后裴迪即离开长安),写下了《夏日过青龙寺谒操禅师》这首诗。

翻译注释

翻译

禅师在房间里安心坐禅,左右竹林亭苑也很幽静。

世间法不再沾染,像维摩诘一样不说话谁敢酬答。

鸟儿争着向夕阳飞去,蝉鸣声预先透出秋天之感。

烦恼的暑气自此适应,清凉的感觉已经不追求了。

注释

(1)安禅:指僧人打坐修心静虑而人定的境界。

(2)法:此指佛法、佛理。

(3)不染:指不沾染世间尘欲之法。

(4)无言谁敢酬:此处暗用“维摩一默”的典故:文殊遵佛旨前去探问示疾的维摩诘,在谈论“不二法门”时,当文殊问到维摩,维摩诘默然无语。此即是“维摩一默,其声如雷”。酬,酬答。

(5)蝉噪:蝉的叫声。

(6)兹:此。

全文拼音版

xiàguòqīnglóngcāochánshī
ānchánshìnèizuǒyòuzhútíngyōu
yǒuzhīrǎnyánshuígǎnchóu
niǎofēizhēngxiàngchánzàoxiānqiū
fánshǔshìqīngliángsuǒqiú

作者介绍

裴迪(生卒年不详),关中(今属陕西)人。官蜀州刺史及尚书省郞。早年与王维友善,同居终南山,相互唱和。现存诗多为五绝,常描写幽寂的景色,其思想倾向大抵与王维山水诗相近。《全唐诗》录存其诗二十九首。

裴迪的诗

相关推荐

夏夜苦热登西楼

〔唐代〕柳宗元

苦热中夜起,登楼独褰衣。

山泽凝暑气,星汉湛光辉。

火晶燥露滋,野静停风威。

探汤汲阴井,炀灶开重扉。

凭阑久彷徨,流汗不可挥。

莫辩亭毒意,仰诉璿与玑。

谅非姑射子,静胜安能希。

夏夜玩月

〔宋代〕杨万里

仰头月在天,照我影在地。

我行影亦行,我止影亦止。

不知我与影,为一定为二。

月能写我影,自写却何似。

偶然步溪旁,月却在溪里。

上下两轮月,若个是真底。

为复水是天,为复天是水。

夏日梦伯兄寄江南

〔宋代〕黄庭坚

故园相见略雍容,睡起南窗日射红。

诗酒一言谈笑隔,江山千里梦魂通。

河天月晕鱼分子,槲叶风微鹿养茸。

几度白砂青影里,审听嘶马自支筇。

夏日

〔宋代〕寇凖

离心杳杳思迟迟,深院无人柳自垂。

日暮长廊闻燕语,轻寒微雨麦秋时。

夏至避暑北池

〔唐代〕韦应物

昼晷已云极,宵漏自此长。

未及施政教,所忧变炎凉。

公门日多暇,是月农稍忙。

高居念田里,苦热安可当。

亭午息群物,独游爱方塘。

门闭阴寂寂,城高树苍苍。

绿筠尚含粉,圆荷始散芳。

于焉洒烦抱,可以对华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