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塞

〔唐代〕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作品简介

《出塞》是唐朝诗人王昌龄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是盛唐边塞诗的压卷之作,以七绝形式浓缩战争与和平的永恒命题。诗中"秦时明月汉时关"穿越时空,构建历史纵深,"万里长征人未还"揭示战争代价,末两句"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借李广典故抒写卫国理想。全诗气象雄浑,意境苍凉,将个体命运置于民族历史长河中考量,展现了盛唐诗人特有的时空意识和家国情怀,被誉为唐代边塞七绝的"神品"。

创作背景

《出塞》此诗作于开元年间(713-741),王昌龄游历边塞时期。时值唐玄宗开边政策鼎盛,诗人亲历西北战场,目睹"万里长征"的残酷现实。作品以汉代李广暗喻当代边将,既歌颂卫国将士,又暗讽朝廷用人不当。诞生于盛唐国力上升期,诗中"秦月汉关"的历史反思,超越了单纯的战争描写,呈现出清醒的历史意识,标志着边塞诗的思想深度达到新高度。

翻译注释

翻译

依旧是秦汉时期的明月和边关,到如今多少战士万里出征不见回还。

倘若龙城的飞将卫青如今还在,一定不会让敌人的铁蹄踏过阴山。

注释

(1)但使:只要。

(2)龙城飞将:汉朝名将李广。这里泛指英勇善战的将领。也有人说是指卫青。

(3)胡马:指侵扰内地的外族骑兵。

(4)阴山:崑崙山的北支,起自河套西北,横贯绥远、察哈尔及热河北部,是中国北方的屏障。

全文拼音版

chūsài
qínshímíngyuèhànshíguānwànchángzhēngrénwèihuán
dàn使shǐlóngchéngfēijiàngzàijiàoyīnshān

作者介绍

王昌龄(690—756),字少伯,盛唐著名边塞诗人,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其诗以七绝见长,被誉为“七绝圣手”,与李白并称“联璧”。代表作《从军行》《出塞》等雄浑豪迈,展现边塞风光与将士壮志;《芙蓉楼送辛渐》等送别诗则含蓄深婉。曾任江宁丞、龙标尉,安史之乱时被濠州刺史闾丘晓杀害。诗风刚健清新,尤擅刻画边塞与宫怨题材,对后世影响深远。

相关推荐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唐代〕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