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桃花》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不仅描绘了“春深欲落”的“晚开”桃花的冷清与孤寂,而且通过对桃花的怜惜和咏叹,抒发了诗人的珍爱人才之情。这首诗写得含蓄委婉而感情深切。
晚桃花
一树红桃亚拂池,竹遮松荫晚开时。
非因斜日无由见,不是闲人岂得知。
寒地生材遗校易,贫家养女嫁常迟。
春深欲落谁怜惜,白侍郎来折一枝。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晚桃花》这首诗是作者于唐宣宗大和三年(829年)在长安作,是由桃花晚放连想到寒士易弃深深感叹之作。
翻译注释
翻译
一株盛开的桃树,花枝斜垂在水面上,因为被茂盛的松竹遮蔽,开放得晚一些。
若不是倾斜的夕阳透入林中,还没办法发下它,不过也只有我这样喜欢寻幽探胜的闲人,才会过来一探究竟。
可惜这棵桃花长得不是地方,就像出生寒门的人才容易被忽视,贫穷人家的女儿总是比常人要迟些才能出嫁。
可怜这桃花在这春意正浓的时候,快要凋零了也没有享受到春光和游人的赏识,今天机缘巧合被我发现,就折一枝回去欣赏。
注释
(1)亚:通“压”。
(2)无由见:没有办法看见。
(3)寒地生材:这里指出身寒门的人才。
(4)校:通较,比较,较为。
(5)春深:春意浓郁。
(6)白侍郎:白居易时为刑部侍郎。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白居易的诗
相关推荐
晚次鄂州
云开远见汉阳城,犹是孤帆一日程。
估客昼眠知浪静,舟人夜语觉潮生。
三湘衰鬓逢秋色,万里归心对月明。
旧业已随征战尽,更堪江上鼓鼙声。
晚次乐乡县
故乡杳无际,日暮且孤征。
川原迷旧国,道路入边城。
野戍荒烟断,深山古木平。
如何此时恨,噭噭夜猿鸣。
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灞涘望长安,河阳视京县。
白日丽飞甍,参差皆可见。
馀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
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
去矣方滞淫,怀哉罢欢宴。
佳期怅何许,泪下如流霰。
有情知望乡,谁能鬒不变!
晚出新亭
大江一浩荡,离悲足几重?
潮落犹如盖,云昏不作峰。
远戍唯闻鼓,寒山但见松。
九十方称半,归途讵有踪?
晚风二首·其一
晚日暄温稍霁威,晚风豪横大相欺。
做寒做冷何须怒,来早一霜谁不知。
晚寒题水仙花并湖山三首·其三
炼句炉槌岂可无,句成未必尽缘渠。
老夫不是寻诗句,诗句自来寻老夫。
晚步西园
料峭轻寒结晚阴,飞花院落怨春深。
吹开红紫还吹落,一种东风两样心。
晚晴
云开逗夕阳,水落穿浅土。
时见叱牛翁,一犁带残雨。
晚过盘石寺礼郑和尚
暂诣高僧话,来寻野寺孤。
岸花藏水碓,溪水映风炉。
顶上巢新鹊,衣中带旧珠。
谈禅未得去,辍棹且踟蹰。
晚秋夜
碧空溶溶月华静,月里愁人吊孤影。
花开残菊傍疏篱,叶下衰桐落寒井。
塞鸿飞急觉秋尽,邻鸡鸣迟知夜永。
凝情不语空所思,风吹白露衣裳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