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送次公子入京受县》是宋代诗人杨万里创作的七言律诗,此诗是杨万里于除夕夜送次子赴京任职的抒怀之作。首联以“光阴岁穷”点明除夕时令,“父子一尊”写饯别之景,暗含岁月流逝之叹;颔联以“春回雨点”“人醉梅花”对照自然生机与人间温情,烛影梅花间见父子情深;颈联“汝朝北阙”勉子进取,“我见东风”自伤衰病,形成代际与心境的张力;尾联直抒胸臆:嘱子辈报效国家,而己愿归隐沧浪,完结老臣之志。全诗语言质朴而情感深挚,融合家国情怀与个人命运,典型体现南宋士大夫的精神世界。
除夕送次公子入京受县
过眼光阴又岁穷,相看父子一尊同。
春回雨点溪声里,人醉梅花烛影中。
汝趁暄和朝北阙,我扶衰病见东风。
弟兄努力思报国,放我沧浪作钓翁。
作品简介
翻译注释
翻译
时光匆匆流逝,这一年又到了岁末穷尽之时,(此时)父子二人相对而坐,共饮着一杯酒。
春雨淅淅沥沥地洒落,回荡在溪流声中,人沉醉于梅花绽放的美景里,也沉醉在摇曳的烛光之中。
你趁着天气和暖、春意盎然的时候,前往朝廷,为国家效力;而我拖着年老体衰、多病的身躯,去感受这东风(春天的气息)。
你们兄弟几个要努力想着报效国家,就放任我(像渔翁一样)在江湖水波之上做个垂钓的闲人吧。
注释
(1)过眼:经过眼前,喻迅疾短暂。
(2)一尊:一杯。
(3)暄和:暖和。
(4)北阙:用为宫禁或朝廷的别称。
(5)衰病:衰弱抱病。
(6)沧浪:借指青苍色的水。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相关推荐
除夜
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
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
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
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
除夜作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除夜太原寒甚
寄语天涯客,轻寒底用愁。
春风来不远,只在屋东头。
除夜
扫除茅舍涤尘嚣,一炷清香拜九霄。
万物迎春送残腊,一年结局在今宵。
生盆火烈轰鸣竹,守岁筳开听颂椒。
野客预知农事好,三冬瑞雪未全消。
除夜二首·其一
城中爆竹已残更,朔吹翻江意未平。
多事鬓毛随节换,尽情灯火向人明。
比量旧岁聊堪喜,流转殊方又可惊。
明日岳阳楼上去,岛烟湖雾看春生。
除官赴阙至江州寄鄂岳李大夫
盆城去鄂渚,风便一日耳。
不枉故人书,无因帆江水。
故人辞礼闱,旌节镇江圻。
而我窜逐者,龙钟初得归。
别来已三岁,望望长迢递。
咫尺不相闻,平生那可计。
我齿落且尽,君鬓白几何。
年皆过半百,来日苦无多。
少年乐新知,衰暮思故友。
譬如亲骨肉,宁免相可不。
我昔实愚惷,不能降色辞。
子犯亦有言,臣犹自知之。
公其务贳过,我亦请改事。
桑榆傥可收,愿寄相思字。
除夜寄弟妹
感时思弟妹,不寐百忧生。
万里经年别,孤灯此夜情。
病容非旧日,归思逼新正。
早晚重欢会,羁离各长成。
除夜野宿常州城外二首·其二
南来三见岁云徂,直恐终身走道途。
老去怕看新历日,退归拟学旧桃符。
烟花已作青春意,霜雪偏寻病客须。
但把穷愁博长健,不辞最后饮屠苏。
除夜
病眼少眠非守岁,老心多感又临春。
火销灯尽天明后,便是平头六十人。
除夜寄微之
鬓毛不觉白毵毵,一事无成百不堪。
共惜盛时辞阙下,同嗟除夜在江南。
家山泉石寻常忆,世路风波子细谙。
老校于君合先退,明年半百又加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