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

〔唐代〕薛能

香色自天种,千年岂易逢。

开齐全未落,繁极欲相重。

泠湿朝如淡,晴乾午更浓。

风光新社燕,时节旧春农。

篱落欹临竹,亭台盛间松。

乱缘堪羡蚁,深入不如蜂。

有影宜暄煦,无言自冶容。

洞连非俗世,溪静接仙踪。

子熟河应变,根盘土已封。

西王潜爱惜,东朔盗过从。

醉席眠英好,题诗恋景慵。

芳菲聊一望,何必在临邛。

桃花拼音版

táohuā
xiāngtiānzhǒngqiānniánféng
kāiquánwèiluòfánxiāngzhòng
líng湿shīcháodànqínggāngèngnóng
fēngguāngxīnshèyànshíjiéjiùchūnnóng
luòlínzhútíngtáishèngjiānsōng
luànyuánkānxiànshēnfēng
yǒuyǐngxuānyánróng
dòngliánfēishìjìngjiēxiānzōng
shúyīngbiàngēnpánfēng
西wángqiánàidōngshuòdàoguòcóng
zuìmiányīnghǎoshīliànjǐngyōng
fāngfēiliáowàngzàilínqióng

作者介绍

薛能(817—880),字太拙,晚唐诗人。汾州人,会昌六年进士。官至工部尚书、徐州节度使。性倨傲,工诗,自称“诗古赋纵横,尝吟《海棠》诗,苏轼有‘恰似西川杜工部,海棠虽好不吟诗’之句。广明元年为部将所杀。有《薛许昌诗集》十卷。其诗清新浅切,然颇自负,尝讥李白、白居易,时人非之。薛能最著名的十首诗

相关诗文

桃源行

〔宋代〕王安石

望夷宫中鹿为马,秦人半死长城下。

避时不独商山翁,亦有桃源种桃者。

此来种桃经几春,采花食实枝为薪。

儿孙生长与世隔,虽有父子无君臣。

渔郎漾舟迷远近,花间相见因相问。

世上那知古有秦,山中岂料今为晋。

闻道长安吹战尘,春风回首一沾巾。

重华一去宁复得,天下纷纷经几秦。

桃花源记

〔魏晋〕陶渊明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桃花

〔唐代〕吴融

满树和娇烂漫红,万枝丹彩灼春融。

何当结作千年实,将示人间造化工。

桃源忆故人·暮春

〔宋代〕苏轼

华胥梦断人何处,听得莺啼红树。几点蔷薇香雨,寂寞闲庭户。

暖风不解留花住,片片着人无数。楼上望春归去,芳草迷归路。

桃花

〔唐代〕周朴

桃花春色暖先开,明媚谁人不看来。

可惜狂风吹落后,殷红片片点莓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