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登岳阳楼晴望》是唐代诗人张碧创作的一首登临游览之作。此诗托古伤今,以屈原自沉、贾谊临湘作赋自喻,表达自己屡试不第、壮志难酬的不幸遭遇。整首诗从登临、览景而抒情,符合登览诗的一般写法,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情怀。全诗意境开阔雄浑,词语劲健生新,富于浪漫气息。
秋日登岳阳楼晴望
三秋倚练飞金盏,洞庭波定平如刬。
天高云卷绿罗低,一点君山碍人眼。
漫漫万顷铺琉璃,烟波阔远无鸟飞。
西南东北竞无际,直疑侵断青天涯。
屈原回日牵愁吟,龙宫感激致应沈。
贾生憔悴说不得,茫茫烟霭堆湖心。
作品简介
翻译注释
翻译
在秋高气爽的九月里,我登上了岳阳楼,坐在岳阳楼窗帘旁独酌,俯瞰洞庭湖的水面,平坦得像铲削过的一样。
天高水低,云水交相辉映,越发显示出湖水的碧绿光洁,波光浩渺,远处的君山若隐若现,有时竟小如烟点,阻隔了人们的视线。
水势漫漫,烟波浩渺,鸟飞不度,东西南北四面都是茫无涯际的;
它那像铺上了一层琉璃的水面仿佛一直浸漫到天边似的。
屈原一片忠心却遭到放逐,回到了洞庭湖因愁苦吟诗,最终自沉汨罗江以身殉国。
贾谊也含冤受屈,失意憔悴却无处诉说,只剩下茫茫烟霭笼罩湖心。
注释
(1)三秋倚练飞金盏:三秋:即秋季或九月。练:白色的丝织品,这里指岳阳楼上挂的白色窗帘之类。倚练:坐在白色的窗帘旁边,传达出登楼之意。飞金盏:举杯饮酒。
(2)刬:铲平。
(3)绿罗:绿色的丝织品。“罗”是一种柔软光洁的丝织品,配以绿色,则兼具颜色与质素的柔和美。
(4)君山:又叫湘山,洞庭山,在湖南省洞庭湖中。
(5)漫漫万顷:漫漫:形容水势浩渺。万顷:形容湖面的开阔。
(6)屈原:战国中期楚国的爱国诗人。
(7)贾生憔悴:贾生:西汉文学家、政论家贾谊。憔悴:失魂落魄的样子。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张碧的诗
相关推荐
秋风辞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
泛楼船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
箫鼓鸣兮发棹歌,欢乐极兮哀情多。
少壮几时兮奈老何!
秋江送别二首·其二
归舟归骑俨成行,江南江北互相望。
谁谓波澜才一水,已觉山川是两乡。
秋日
庭草衔秋自短长,悲蛩传响答寒螿。
豆花似解通邻好,引蔓殷勤远过墙。
秋日
反照入闾巷,忧来与谁语。
古道无人行,秋风动禾黍。
秋思赠远二首·其一
当年只自守空帷,梦里关山觉别离。
不见乡书传雁足,唯看新月吐蛾眉。
秋闺思二首·其一
碧窗斜月蔼深晖,愁听寒螀泪湿衣。
梦里分明见关塞,不知何路向金微。
秋分后顿凄冷有感
今年秋气早,木落不待黄。
蟋蟀当在宇,遽已近我床。
况我老当逝,且复小彷徉。
岂无一樽酒,亦有书在傍。
饮酒读古书,慨然想黄唐。
耄矣狂未除,谁能药膏肓。
秋晚思梁益旧游三首·其二
忆昔西行万里余,长亭夜夜梦归吴。
如今历尽风波恶,飞栈连云是坦途。
秋思
热去解钳釱,飘萧秋半时。
微雨池塘见,好风襟袖知。
发短梳未足,枕凉闲且欹。
平生分过此,何事不参差。
秋夕书怀
北风吹海雁,南渡落寒声。
感此潇湘客,凄其流浪情。
海怀结沧洲,霞想游赤城。
始探蓬壶事,旋觉天地轻。
澹然吟高秋,闲卧瞻太清。
萝月掩空幕,松霜结前楹。
灭见息群动,猎微穷至精。
桃花有源水,可以保吾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