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登岳阳楼晴望

〔唐代〕张碧

三秋倚练飞金盏,洞庭波定平如刬。

天高云卷绿罗低,一点君山碍人眼。

漫漫万顷铺琉璃,烟波阔远无鸟飞。

西南东北竞无际,直疑侵断青天涯。

屈原回日牵愁吟,龙宫感激致应沈。

贾生憔悴说不得,茫茫烟霭堆湖心。

古诗的意思及注释

逐句原文翻译

三秋倚练飞金盏,洞庭波定平如刬。

在秋高气爽的九月里,我登上了岳阳楼,坐在岳阳楼窗帘旁独酌,俯瞰洞庭湖的水面,平坦得像铲削过的一样。

天高云卷绿罗低,一点君山碍人眼。

天高水低,云水交相辉映,越发显示出湖水的碧绿光洁,波光浩渺,远处的君山若隐若现,有时竟小如烟点,阻隔了人们的视线。

漫漫万顷铺琉璃,烟波阔远无鸟飞。

水势漫漫,烟波浩渺,鸟飞不度,东西南北四面都是茫无涯际的;

西南东北竞无际,直疑侵断青天涯。

它那像铺上了一层琉璃的水面仿佛一直浸漫到天边似的。

屈原回日牵愁吟,龙宫感激致应沈。

屈原一片忠心却遭到放逐,回到了洞庭湖因愁苦吟诗,最终自沉汨罗江以身殉国。

贾生憔悴说不得,茫茫烟霭堆湖心。

贾谊也含冤受屈,失意憔悴却无处诉说,只剩下茫茫烟霭笼罩湖心。

注释

(1)三秋倚练飞金盏:三秋:即秋季或九月。练:白色的丝织品,这里指岳阳楼上挂的白色窗帘之类。倚练:坐在白色的窗帘旁边,传达出登楼之意。飞金盏:举杯饮酒。

(2)刬:铲平。

(3)绿罗:绿色的丝织品。“罗”是一种柔软光洁的丝织品,配以绿色,则兼具颜色与质素的柔和美。

(4)君山:又叫湘山,洞庭山,在湖南省洞庭湖中。

(5)漫漫万顷:漫漫:形容水势浩渺。万顷:形容湖面的开阔。

(6)屈原:战国中期楚国的爱国诗人。

(7)贾生憔悴:贾生:西汉文学家、政论家贾谊。憔悴:失魂落魄的样子。

秋日登岳阳楼晴望拼音版

qiūdēngyuèyánglóuqíngwàng
sānqiūliànfēijīnzhǎndòngtíngdìngpíngchǎn
tiāngāoyúnjuǎn绿luódiǎnjūnshānàirényǎn
mànmànwànqǐngliúyānkuòyuǎnniǎofēi
西nándōngběijìngzhíqīnduànqīngtiān
yuánhuíqiānchóuyínlónggōnggǎnzhìyīngshěn
jiǎshēngqiáocuìshuōmángmángyānǎiduīxīn

作品简介

《秋日登岳阳楼晴望》是唐代诗人张碧创作的一首登临游览之作。此诗托古伤今,以屈原自沉、贾谊临湘作赋自喻,表达自己屡试不第、壮志难酬的不幸遭遇。整首诗从登临、览景而抒情,符合登览诗的一般写法,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情怀。全诗意境开阔雄浑,词语劲健生新,富于浪漫气息。

作者介绍

张碧(?—816),字太碧,举进士不第,遂寄情诗酒,绝意仕进。诗慕李白、李贺之作,气势宏伟,稍涉险怪。曾与贯休交识。张碧最著名的十首诗

相关诗文

登岳阳楼二首·其二

〔宋代〕陈与义

天入平湖晴不风,夕帆和雁正浮空。

楼头客子杪秋后,日落君山元气中。

北望可堪回白首,南游聊得看丹枫。

翰林物色分留少,诗到巴陵还未工。

登岳阳楼

〔唐代〕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登岳阳楼二首·其一

〔宋代〕陈与义

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

登临吴蜀横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时。

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

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限悲。

登岳阳楼

〔宋代〕萧德藻

不作苍茫去,真成浪荡游。

三年夜郎客,一柁洞庭秋。

得句鹭飞处,看山天尽头。

犹嫌未奇绝,更上岳阳楼。

登岳阳楼二首·其一

〔元代〕梁曾

楼前秋水健帆开,楼外秋风舞袖回。

万里梯航来鸟道,四时风雨护龙堆。

江山如此不一醉,岁月几何能再来。

欲问老髯求铁笛,夜深吹上紫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