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句原文翻译
万顷风涛不记苏。雪晴江上麦千车。但令人饱我愁无。
我记不得姑苏万项风潮侵袭田野。只记雪睛江上明亮麦丰收满千车。但我心愿是人饱我的愁自然也无。
翠袖倚风萦柳絮,绛唇得酒烂樱珠。尊前呵手镊霜须。
舞女甩着绿袖子随风绕着柳絮飞,歌女涂抹绛唇喝酒红得似烂樱珠。酒杯之前我暖着手捋着霜白胡须。
注释
(1)苏:苏醒。
(2)翠袖:绿色的衣袖,这里代指舞女。
(3)柳絮:柳树吐的花,这里代指雪。
(4)樽:酒杯。
(5)镊:捋。
(6)霜须:白须。
万顷风涛不记苏。雪晴江上麦千车。但令人饱我愁无。
翠袖倚风萦柳絮,绛唇得酒烂樱珠。尊前呵手镊霜须。
万顷风涛不记苏。雪晴江上麦千车。但令人饱我愁无。
我记不得姑苏万项风潮侵袭田野。只记雪睛江上明亮麦丰收满千车。但我心愿是人饱我的愁自然也无。
翠袖倚风萦柳絮,绛唇得酒烂樱珠。尊前呵手镊霜须。
舞女甩着绿袖子随风绕着柳絮飞,歌女涂抹绛唇喝酒红得似烂樱珠。酒杯之前我暖着手捋着霜白胡须。
(1)苏:苏醒。
(2)翠袖:绿色的衣袖,这里代指舞女。
(3)柳絮:柳树吐的花,这里代指雪。
(4)樽:酒杯。
(5)镊:捋。
(6)霜须:白须。
《浣溪沙·万顷风涛不记苏》是北宋文学家苏轼的一首雪景抒怀词。上阕以"万顷风涛"的壮阔意象开篇,却以"不记苏"的豁达消解个人得失;"麦千车"的丰收愿景与"人饱我愁无"的博爱胸怀,展现儒家士大夫的民本思想。下阕笔锋陡转,"翠袖萦絮""绛唇樱珠"的绮丽描写,在尊前呵手的寒窘动作中突然收束,形成华丽与苍凉的戏剧性对照。全词在尺幅之间完成从宇宙境界到生活细节的跳跃,典型体现苏词"天风海涛之曲中有幽咽怨断之音"的特质。
《万顷风涛不记苏》创作于元丰五年(1082)冬,苏轼被贬黄州时无田产苏州,只熙宁七年(1074)曾于堂州宜兴置田产。苏轼此词乃徐君猷过访的第二天酒醒之后见大雪纷飞时所作。
容易浓香近画屏,繁枝影著半窗横。风波狭路倍怜卿。
未接语言犹怅望,才通商略已懵腾。只嫌今夜月偏明。
才过苕溪又霅溪,短松疏竹媚朝晖,去年此际远人归。
烧后更无千里草,雾中不隔万家鸡。风光浑异去年时。
白鸟朱荷引画桡,垂杨影里见红桥,欲寻往事已魂消。
遥指平山山外路,断鸿无数水迢迢,新愁分付广陵潮。
枕障薰炉隔绣帷,二年终日苦相思,杏花明月始应知。
天上人间何处去,旧欢新梦觉来时,黄昏微雨画帘垂。
酒醒香销愁不胜,如何更向落花行。去年高摘斗轻盈。
夜雨几番销瘦了,繁华如梦总无凭。人间何处问多情。
花渐凋疏不耐风。画帘垂地晚堂空。堕阶萦藓舞愁红。
腻粉半沾金靥子,残香犹暖绣熏笼。蕙心无处与人同。
一卷离骚一卷经,十年心事十年灯。芭蕉叶上几秋声?
欲哭不成还强笑,讳愁无奈学忘情。误人犹是说聪明。
月底栖鸦当叶看。推窗跕跕堕枝间。霜高风定独凭栏。
觅句心肝终复在,掩书涕泪苦无端。可怜衣带为谁宽。
掩卷平生有百端,饱更忧患转冥顽。偶听鹈鴂怨春残。
坐觉亡何消白日,更缘随例弄丹铅。闲愁无分况清欢。
访旧伤离欲断魂,无因重见玉楼人,六街微雨镂香尘。
早为不逢巫峡梦,那堪虚度锦江春,遇花倾酒莫辞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