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万顷风涛不记苏

〔宋代〕苏轼

万顷风涛不记苏。雪晴江上麦千车。但令人饱我愁无。

翠袖倚风萦柳絮,绛唇得酒烂樱珠。尊前呵手镊霜须。

作品简介

《浣溪沙·万顷风涛不记苏》是北宋文学家苏轼的一首雪景抒怀词。上阕以"万顷风涛"的壮阔意象开篇,却以"不记苏"的豁达消解个人得失;"麦千车"的丰收愿景与"人饱我愁无"的博爱胸怀,展现儒家士大夫的民本思想。下阕笔锋陡转,"翠袖萦絮""绛唇樱珠"的绮丽描写,在尊前呵手的寒窘动作中突然收束,形成华丽与苍凉的戏剧性对照。全词在尺幅之间完成从宇宙境界到生活细节的跳跃,典型体现苏词"天风海涛之曲中有幽咽怨断之音"的特质。

创作背景

《万顷风涛不记苏》创作于元丰五年(1082)冬,苏轼被贬黄州时无田产苏州,只熙宁七年(1074)曾于堂州宜兴置田产。苏轼此词乃徐君猷过访的第二天酒醒之后见大雪纷飞时所作。

翻译注释

翻译

我记不得姑苏万项风潮侵袭田野。只记雪睛江上明亮麦丰收满千车。但我心愿是人饱我的愁自然也无。

舞女甩着绿袖子随风绕着柳絮飞,歌女涂抹绛唇喝酒红得似烂樱珠。酒杯之前我暖着手捋着霜白胡须。

注释

(1)苏:苏醒。

(2)翠袖:绿色的衣袖,这里代指舞女。

(3)柳絮:柳树吐的花,这里代指雪。

(4)樽:酒杯。

(5)镊:捋。

(6)霜须:白须。

全文拼音版

huànshā··wànqǐngfēngtāo
wànqǐngfēngtāoxuěqíngjiāngshàngmàiqiānchēdànlìngrénbǎochóu
cuìxiùfēngyíngliǔjiàngchúnjiǔlànyīngzhūzūnqiánshǒunièshuāng

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政治家,与父苏洵、弟苏辙并称“三苏”。其诗、词、散文成就卓著,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词豪放洒脱,开宋词豪放派先河,代表作有《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仕途坎坷,屡遭贬谪,却豁达乐观。书法、绘画亦有造诣,是中国文化史上罕见的全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