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英台近·杏花初》是宋代词人李彭老所写的一首词。全词分上下两片,四个层次来写:第一层写眼前时节;第二层写旧日相识;第三层写睹物思人;第四层写久别愁思,上下连贯,一气呵成。全词描写人事景物,互融交浑,表达词人深沉的怀念前欢的情感。
祝英台近·杏花初
杏花初,梅花过,时节又春半。帘影飞梭,轻阴小庭院。旧时月底秋千,吟香醉玉,曾细听、歌珠一串。
忍重见。描金小字题情,生绡合欢扇。老了刘郎,天远玉箫伴。几番莺外斜阳,阑干倚遍,恨杨柳、遮愁不断。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祝英台近·杏花初》该词具体创作年份未知。由词意可以看出这首词乃词人中年之后所做。李彭老中年与量珠结合时,词人吴文英曾作《绛都春》祝贺,以“流莺常语烟中怨”赞颂他们的恋爱生活。《祝英台近·杏花初》这首词即李彭老在婚后思念量珠时所作。
翻译注释
翻译
杏花初绽颜,梅花已凋残,春天又过去了一半。门帘的影子从西边移到东边,时间流逝像飞梭一般,转眼庭院就有了黄昏的轻暗,一天就要过完。犹记得过去她在月光下戏荡秋千,笑容伴随着她醉人的容颜,曾清晰地听到她那珠玉般的歌声一串一串。
怎么忍心再看见,那把生绢制成的团扇,上有我用描金小楷题写的情言。刘郎我已老了,她却如仙女弄玉远离我在天边。多少次我在莺啼日斜的暮色中望远,把楼台的栏杆倚遍寻觅思盼。只恨那联袂成林的杨柳,再多、再浓也无法将我的思愁隔断。
注释
(1)祝英台近:词牌名,又名“祝英台”“祝英台令”“怜薄命”“月底修箫谱”等。双调七十七字,上片八句三仄韵,下片八句四仄韵。
(2)帘影飞梭:时光在帘子上飞快消逝。
(3)合欢扇:团扇。
(4)刘郎:汉代的刘晨,因入天台山遇到仙人。这里作者以刘郎自指。
(5)玉箫伴:吹箫的萧史的伴侣即弄玉。这里代指自己所恋的歌女。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李彭老的诗
相关推荐
祝英台近·除夜立春
剪红情,裁绿意,花信上钗股。残日东风,不放岁华去。有人添烛西窗,不眠侵晓,笑声转、新年莺语。
旧尊俎。玉纤曾擘黄柑,柔香系幽素。归梦湖边,还迷镜中路。可怜千点吴霜,寒销不尽,又相对、落梅如雨。
祝英台近·月初残
月初残,门小掩,看上大堤去。徒御喧阗,行子黯无语。为谁收拾离颜,一腔红泪,各留向、孤衾偷注。
马蹄驻。但觉怨慕悲凉,条风过平楚。树上啼鹃,又诉岁华暮。思量只有人间,年年征路。纵有恨、都无啼处。
祝英台近·饯陈少逸被仓台檄行部
问流花,寻梦草,云暖翠微路。锦雁峰前,浅约昼行处。不教嘶马飞春,一奁越境,那销尽、红吟绿赋。
送人去。长丝初染柔黄,晴和晓烟舞。心事偷占,莺漏汉宫语。趁得罗盖天香,归来时候,共留取、玉阑春住。
祝英台近·惜多才
惜多才,怜薄命,无计可留汝。揉碎花笺,忍写断肠句。道旁杨柳依依,千丝万缕,抵不住、一分愁绪。
如何诉。便教缘尽今生,此身已轻许。捉月盟言,不是梦中语。后回君若重来,不相忘处,把杯酒、浇奴坟土。
祝英台近·倚危栏
倚危栏,斜日暮,蓦蓦甚情绪?稚柳娇黄,全未禁风雨。春江万里云涛,扁舟飞渡,那更听,塞鸿无数。
叹离阻!有恨流落天涯,谁念泣孤旅?满目风尘,冉冉如飞雾。是何人惹愁来?那人问处?怎知道愁来不去!
祝英台近·晚春
宝钗分,桃叶渡,烟柳暗南浦。怕上层楼,十日九风雨。断肠片片飞红,都无人管,更谁劝、啼莺声住?
鬓边觑,试把花卜归期,才簪又重数。罗帐灯昏,哽咽梦中语:是他春带愁来,春归何处?却不解、带将愁去。
祝英台近·挂轻帆
挂轻帆,飞急桨,还过钓台路。酒病无聊,欹枕听鸣舻。断肠簇簇云山,重重烟树,回首望、孤城何处。
间离阻。谁念萦损襄王,何曾梦云雨。旧恨前欢,心事两无据。要知欲见无由,痴心犹自,倩人道、一声传语。
祝英台近·春日客龟溪游废园
采幽香,巡古苑,竹冷翠微路。斗草溪根,沙印小莲步。自怜两鬓清霜,一年寒食,又身在、云山深处。
昼闲度。因甚天也悭春,轻阴便成雨。绿暗长亭,归梦趁飞絮。有情花影阑干,莺声门径,解留我、霎时凝伫。
祝英台近·缒银瓶
缒银瓶,牵玉井,秋思黯梧苑。蘸渌搴芳,梦堕楚天远。最怜娥月含颦,一般消瘦,又别后、依依重见。
倦凝眄,可奈病叶惊霜,红兰泣骚畹?滞粉黏香,绣屧悄寻遍。小栏人影凄迷,和烟和雾,更化作、一庭幽怨。
祝英台近·月如冰
月如冰,天似水,冷浸画阑湿。桂树风前,醲香半狼藉。此翁对此良宵,别无可恨,恨只恨、古人头白。
洞庭窄。谁道临水楼台,清光最先得。万里乾坤,原无片云隔。不妨彩笔云笺,翠尊冰酝,自管领、一庭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