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拨不断·立峰峦》是元曲作家马致远创作的一首散曲,这支曲子刻画了作者隐居地如画的风景,最后的“醉眠时小童休唤”别有情趣,通过对隐居生活的描写,表达了诗人淡泊致远的境界。全曲开头引人入胜,中间极尽铺陈,结尾余韵悠长。
拨不断·立峰峦
立峰峦,脱簪冠。夕阳倒影松阴乱,太液澄虚月影宽,海风汗漫云霞断。醉眠时小童休唤。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拨不断·立峰峦》此曲是作者归隐山村时所作。作者站立在峰峦之上,放眼四望,引起万千感触,因作此曲抒怀。
翻译注释
翻译
站在峰峦之上,摘下官帽向远处看。在夕阳下的倒影里松林的树荫凌乱,倒映于大液池水中的天空月色澄澈光明,浩瀚的海风吹得云霞片片。醉倒了,小书童不要叫醒我。
注释
(1)拨不断:曲牌名。又名“续断弦”,属双调宫曲调。全曲六句,押三平韵三仄韵。
(2)簪冠:指官吏所戴的帽子。簪,古人用来插定发髻或把冠帽固定在头发上的一种长针。冠,帽子。
(3)太液:即太液池,汉武帝时于建章宫北兴建,中起三山,象征蓬莱、瀛洲、方丈三座神山。此处泛指空阔的水面。
(4)澄虚:指倒映在水中的天空澄澈空明。虚,天空。
(5)汗漫:浩瀚、漫无边际。
(6)云霞断:指云霞被吹散消失。断,尽。
全文拼音版
拨不断·立峰峦
立峰峦,脱簪冠。夕阳倒影松阴乱,太液澄虚月影宽,海风汗漫云霞断。醉眠时小童休唤。
作者介绍
马致远(1250—1321),号东篱,大都(今北京)人,元代著名戏曲家、散曲作家,"元曲四大家"之一。曾任江浙行省务官,晚年归隐。杂剧《汉宫秋》写王昭君故事,文辞优美,为元杂剧代表作。散曲成就更高,[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被誉为"秋思之祖",语言凝练,意境深远。作品多写隐逸情怀与人生感慨,风格豪放清逸,兼具诗词意境与俚俗趣味,对元散曲发展影响深远。今存杂剧7种,散曲百余首,辑为《东篱乐府》。
马致远的诗
相关推荐
拨不断·自叹
恰春朝,又秋宵。春花秋月何时了?
花到三春颜色消,月过十五光明少。月残花落。
拨不断·菊花开
菊花开,正归来。伴虎溪僧、鹤林友、龙山客,似杜工部、陶渊明、李太白,在洞庭柑、东阳酒、西湖蟹。哎,楚三闾休怪!
拨不断·莫独狂
莫独狂,祸难防。寻思乐毅非良将,直待齐邦扫地亡,火中一战几乎丧。赶人休赶上。
拨不断·酒杯深
酒杯深,故人心,相逢且莫推辞饮。君若歌时我慢斟,屈原清死由他恁。醉和醒争甚?
拨不断·叹寒儒
叹寒儒,谩读书,读书须索题桥柱。题柱虽乘驷马车,乘车谁买长门赋?且看了长安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