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前欢·登江山第一楼》是元代曲作家乔吉创作的一首曲,开头三句以广阔的境界切入登楼咏叹的主题;接四句写作者无比向往神仙般生活;末二句写作者摆脱世俗,直入自由之境界。表达了作者当时现实处境的悲凉之感与怀才不遇的苦闷之情。全曲清新奇巧、本色直率,以“意”为脉,以“情”为络,层层起伏开阖,气势豪宕酣畅。
殿前欢·登江山第一楼
拍阑干,雾花吹鬓海风寒。浩歌惊得浮云散。细数青山,指蓬莱一望间。纱巾岸,鹤背骑来惯。举头长啸,直上天坛。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殿前欢·登江山第一楼》这首曲子创作具体时间已不可考。乔吉一生游历过很多地方,这首《殿前欢·登江山第一楼》为其登多景楼之作,作者并不着意此楼的描写,而是借登临之举一展自己的内心世界。
翻译注释
翻译
拍着栏杆,强劲而湿润的海风带着如雾的水气迎面扑来,吹得鬓发飘展。放声歌唱,歌声冲天,惊得浮云四散。细细查数重重青山,蓬莱仙境在一指相望间。带着纱巾像古人王乔那般遨游云空,抬头仰天长啸,直上那高高天坛。
注释
(1)殿前欢:曲牌名,小令兼用。又名“小妇孩儿”、“凤将雏”、“凤引雏”、“燕引雏”。
(2)江山第一楼:指江苏镇江北固山甘露寺内的多景楼,有“江山第一楼”之称。
(3)蓬莱:是传说中海上的仙山,在现实中并不存在。
(4)纱巾岸:纱巾:即头巾。岸:此指露额。把纱巾掀起露出前额,表示态度洒脱。
(5)鹤背骑:骑鹤背,此指骑鹤升仙,是化用“王乔骑鹤”的典故。
(6)天坛:王屋山主峰不天坛,相传为黄帝祈天求雨处,唐代司马祯在此修行得道。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乔吉的诗
相关推荐
殿前欢·客中
望长安,前程渺渺鬓斑斑。南来北往随征雁,行路艰难。青泥小剑关,红叶湓江岸,白草连云栈。功名半纸,风雪千山。
殿前欢·畅幽哉
畅幽哉,春风无处不楼台。一时怀抱俱无奈,总对天开。
就渊明归去来,怕鹤怨山禽怪,问甚功名在?酸斋是我,我是酸斋。
殿前欢·登会波楼
四围山,会波楼上倚阑干。大明湖铺翠描金间,华鹊中间。爱江心六月寒。荷花绽,十里香风散。被沙头啼鸟,唤醒这梦里微官。
殿前欢·梅花
月如牙,早庭前疏影印窗纱。逃禅老笔应难画,别样清佳。
据胡床再看咱,山妻骂:为甚情牵挂?大都来梅花是我,我是梅花。
殿前欢·对菊自叹
可怜秋,一帘疏雨暗西楼,黄花零落重阳后,减尽风流。
对黄花人自羞,花依旧,人比黄花瘦。问花不语,花替人愁。
殿前欢·离思
月笼沙,十年心事付琵琶。相思懒看帷屏画,人在天涯。
春残豆蔻花,情寄鸳鸯帕,香冷荼蘼架。旧游台榭,晓梦窗纱。
殿前欢·碧云深
碧云深,碧云深处路难寻。数椽茅屋和云赁,云在松阴。
挂云和八尺琴,卧苔石将云根枕,折梅蕊把云梢沁。云心无我,云我无心。
殿前欢·懒云凹
懒云凹,按行松菊讯桑麻。声名不在渊明下,冷淡生涯。
味偏长凤髓茶,梦已随胡蝶化,身不入麒麟画。莺花厌我,我厌莺花。
殿前欢·隔帘听
隔帘听,几番风送卖花声。夜来微雨天阶净。小院闲庭,轻寒翠袖生。穿芳径,十二阑干凭。杏花疏影,杨柳新晴。
殿前欢·大都西山
冷云间,夕阳楼外数峰闲。等闲不许俗人看,雨髻烟鬟。
倚西风十二阑,休长叹。不多时暮霭风吹散,西山看我,我看西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