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句原文翻译
予观弈于友人所,一客数败,嗤其失算,辄欲易置之,以为不逮己也。顷之,客请与予对局,予颇易之。甫下数子,客已得先手。局将半,予思益苦,而客之智尚有余。竟局数之,客胜予十三子,予赧甚,不能出一言。后有招予观弈者,终日默坐而已。
在朋友那里看下棋,有位朋友多次输了,我讥笑他失算,总想要替換他,认为他及不上自己。过了些时候,这位朋友要跟我对局,我很瞧不起他。刚下了几个子,他已经占先了。棋下到将近一半,我冥思苦想得更厉害了,而对方的智谋还绰绰有余。最后点数,他净胜了我十三个子。我羞愧得满脸通红,说不出一句话。这以后有人招呼我看下棋,我就整天坐在一旁默默无语。
今之学者,读古人书,多訾古人之失;与今人居,亦乐称人失。人固不能无失,然试易地以处,平心而度之,吾果无一失乎?吾能知人之失而不能见吾之失,吾能指人之小失而不能见吾之大失。吾求吾失且不暇,何暇论人哉!
现在的学者,读古人书,多非议古人的失误;跟现在的人相处,也喜欢数说人家的过失。一个人本来不可能没有过错,然而换一个位置设身处地、平心静气地想一想,我果真没有一点过失吗?往往我能够知晓别人的过失而不能够看到自己的过失,我能够指出别人的小毛病却不能看到自己的大过错,我找自己的过失尚且顾不过来,哪里还有空闲去议论别人呢!
弈之优劣有定也,一著之失,人皆见之,虽护前者不能讳也。理之所在,各是其所是,各非其所非,世无孔子,谁能定是非之真?然则人之失者未必非得也,吾之无失者未必非大失也,而彼此相嗤无有已时,曾观弈者之不若已!
下棋的优劣,有一定的标准,一着棋的失误,人们都能清楚地看到,即使领先的人,也不能避忌。有道理存在,人们便能根据这道理来肯定正确的,否定错误的,若世上没有孔子那样的圣人,哪一个人能够判定是非的标准?既然这样,那么别人的失误,未必没有收获;我没有过错,未必不是大的损失,而彼此相互讥笑,没完没了,这就还不如看棋的人了!
注释
(1)弈:下棋。
(2)所:处所,住的地方。
(3)一客数败:数(shuò):屡次,多次。
(4)嗤其失算:讥笑他谋划不当,不会算计。嗤,讥笑。
(5)辄欲易置之:总是想替换他去下棋,意思是替人下。易,变易取代。
(6)逮:及,比得上。
(7)顷之:过一会儿。
(8)对局:下棋。局,棋盘。下棋一次叫一局。
(9)易之:(轻视它)认为它很容易。
(10)甫:刚刚。
(11)先手:下棋时主动形势。
(12)益苦:更加艰苦。意思是难于想出招数。
(13)竟局数之:终盘计算棋子(以定胜负情况)。竟,完毕。
(14)赧甚:很惭愧。赧,羞愧得脸发红。
(15)学者:求学的人。
(16)訾:诋毁,说人坏话。
(17)居:相处。
(18)固:本来。
(19)易地:彼此交换地位。
(20)平心而度:心平气和的、冷静的推测,估计。
(21)果:真。
(22)不暇:没时间,忙不过来。
(23)优劣有定:优劣:(棋艺)高低。定:定准,公认的准则。
(24)一著:走一步棋。著,“着”的本子,指下棋落子。
(25)护前:回护以前的错误,袒护所为,绝不认错。《三国志·朱桓传》:“桓性护前,耻为人下。”
(26)各是其所是,各非其所非:赞成自以为正确的,反对自以为不正确的。
(27)无孔子:意思是没有大智的圣人。
(28)是非之真:真正的是非。
(29)失者未必非得也:失:意思是表面看来是错误。得:意思是道理正确。
(30)无有已时:没完没了。
(31)曾观弈者之不若已:简直连看棋的人都赶不上了。曾,乃,竟。不若,不如。已,同“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