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愚溪三首

〔唐代〕刘禹锡

故人柳子厚之谪永州,得胜地,结茅树蔬,为沼沚,为台榭,目曰愚溪。柳子没三年,有僧游零陵,告余曰:“愚溪无复曩时矣!”一闻僧言,悲不能自胜,遂以所闻为七言以寄恨。

【其一】

溪水悠悠春自来,草堂无主燕飞回。

隔帘唯见中庭草,一树山榴依旧开。

【其二】

草圣数行留坏壁,木奴千树属邻家。

唯见里门通德榜,残阳寂寞出樵车。

【其三】

柳门竹巷依依在,野草青苔日日多。

纵有邻人解吹笛,山阳旧侣更谁过?

作品简介

《伤愚溪三首》是唐代文学家刘禹锡的组诗作品。这三首诗都是写愚溪柳宗元旧居犹在而人事全非的,借咏唱愚溪景物的寂寞无主,以寄托作者对友人的伤悼之情。第一首诗以溪水、燕子、庭草、山榴等春景衬托“草堂无主”的凄凉;第二首诗写柳宗元身后的萧条,并赞扬柳宗元的学问、德行;第三首诗写草堂风光,借嵇康、吕安被害之典,对柳宗元的不幸早逝表达深深惋惜之情。三首诗都着眼于一个“伤”字,哀伤住过愚溪的挚友旧侣,其最明显的表现手法是借景抒情,情从景出,风格显得极为蕴藉缠绵深厚。

创作背景

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后,先住在城南龙兴寺,后在河西愚溪旁筑草堂为家。愚溪原名冉溪,又称染溪,柳宗元仿愚公谷之名,改溪名为愚溪。随着时光的流逝,柳宗元去世,他所建置的愚溪景物已不是过去那个样子了。刘禹锡听到这些消息,悲伤不已,于是写下《伤愚溪三首》这诗来派遣心中的悲伤。

翻译注释

翻译

伤愚溪三首·其一

溪水悠悠地流着,春天自然来了,草堂已经没有主人,燕子还是飞回。

隔着帘子,只看到庭中长满野草,那一树山榴花,依旧烂熳地盛开。

伤愚溪三首·其二

草圣似的几行草书还留在断墙残壁上,当年手植的千株柑树已经属于邻家。

只看见里门上仍是当年那块通德匾,但是只有柴车寂寞地出入在斜阳下。

伤愚溪三首·其三

当年的柴门和竹篱还依依存在,野草和青苔却一天天增多。

现在纵使邻居有人懂得吹笛,但老朋友谁能在从这里经过?

注释

(1)悠悠:悠闲自在。

(2)草堂无主:指柳宗元已去世。

(3)中庭:庭中。

(4)山榴:山石榴,又名杜鹃花、映山红。

(5)草圣:东汉张芝善草书,人称”草圣“。此处指柳宗元的墨迹,柳宗元是书法家,善章草。

(6)木奴:柑橘树的别称。

(7)里门通德榜:东汉孔融为北海相,十分敬仰郑玄,命高密县为他专门设郑公乡,并将里巷的大门修得很高,使得较高的车马也能通过,号为通德门。此喻指柳宗元故居里门。

(8)樵车:柴车。

(9)吹笛:据《晋书·向秀传》载:嵇康被司马昭杀害,其好友向秀为了悼念嵇康,“经山阳之旧居”,“邻人有吹笛者,发声寥亮”,向秀“追想曩者游宴之好,感音而叹”,写了一篇《思旧赋》,以表示对嵇康的深切怀念和沉痛哀悼。

(10)山阳:汉代县名,在今太行山之南。东汉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曹丕废汉献帝为山阳公,即在此地。

全文拼音版

shāngsānshǒu
shuǐyōuyōuchūnláicǎotángzhǔyànfēihuí
liánwéijiànzhōngtíngcǎoshùshānliújiùkāi
èr
cǎoshèngshùxíngliúhuàiqiānshùshǔlínjiā
wéijiànméntōngbǎngcányángchūqiáochē
sān
liǔménzhúxiàngzàicǎoqīngtáiduō
zòngyǒulínrénjiěchuīshānyángjiùgèngshuíguò

作者介绍

刘禹锡(772—842), 字梦得,唐代中期著名诗人、文学家、哲学家,河南洛阳人,有“诗豪”之称。他出身儒学世家,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白居易并称“刘白”。其诗风雄健豪迈,兼具哲理与民歌风味,代表作《陋室铭》《乌衣巷》《竹枝词》等广为传诵。刘禹锡早年参与“永贞革新”,失败后屡遭贬谜,但始终乐观豁达。晚年任太子宾客,世称“刘宾客”。他的诗文兼具思想深度与艺术魅力,对后世影响深远。

刘禹锡的诗

相关推荐

伤歌行

〔两汉〕曹叡

昭昭素明月,晖光烛我床。

忧人不能寐,耿耿夜何长!

微风吹闺闼,罗帷自飘飏。

揽衣曳长带,屣履下高堂。

东西安所之?徘徊以彷徨。

春鸟翻南飞,翩翩独翱翔。

悲声命俦匹,哀鸣伤我肠。

感物怀所思,泣涕忽沾裳。

伫立吐高吟,舒愤诉穹苍。

伤春

〔宋代〕陈与义

庙堂无策可平戎,坐使甘泉照夕烽。

初怪上都闻战马,岂知穷海看飞龙。

孤臣霜发三千丈,每岁烟花一万重。

稍喜长沙向延阁,疲兵敢犯犬羊锋。

伤心行

〔唐代〕李贺

咽咽学楚吟,病骨伤幽素。

秋姿白发生,木叶啼风雨。

灯青兰膏歇,落照飞蛾舞。

古壁生凝尘,羁魂梦中语。

伤仲永

〔宋代〕王安石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伤辽东战亡

〔唐代〕李世民

凿门初奉律,仗战始临戎。

振鳞方跃浪,骋翼正凌风。

未展六奇术,先亏一篑功。

防身岂乏智,殉命有余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