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即事

〔唐代〕王昌龄

晋阳寒食地,风俗旧来传。

雨灭龙蛇火,春生鸿雁天。

泣多流水涨,歌发舞云旋。

西见之推庙,空为人所怜。

作品简介

《寒食即事》是唐代诗人王昌龄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全诗以寒食节为背景,通过描绘晋阳寒食的景象和气氛,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感慨和对介子推忠贞高洁品质的敬仰。诗中情感真挚,令人动容。

创作背景

王昌龄在寒食节这一天,来到了晋阳(今山西太原)这个地方,看到当地的寒食风俗和景象,心生感慨,于是写下了这首《寒食即事》。诗中描绘了寒食节的景象和气氛,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历史的感慨和对介子推忠贞高洁品质的敬仰。

翻译注释

翻译

晋阳这个地方,自古以来就有寒食的风俗。

大雨浇灭了灶火,鸿雁飞来,便是春天到了。

泪水太多使河流涨水,歌声飞扬使云彩飞舞。

向西望见了介子推庙,他的遭遇令人怜惜。

注释

(1)晋阳:唐并州治所,今山西省太原市。

(2)寒食:古代节令名,在清明前一两天。

(3)龙蛇火:寒食节灶火。

(4)之推庙:晋阳旧有介子推祠。之推,即介子推。晋文公重耳封赏当初跟随他流亡的人,却独忘记了介子推。介子推与母亲隐居绵山,晋文公为了使其出山,便放火烧山,最终介子推与母亲抱树而死。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于是下令在这一天不生火,这便是寒食节的由来。

全文拼音版

hánshíshì
jìnyánghánshífēngjiùláichuán
mièlóngshéhuǒchūnshēng鸿hóngyàntiān
duōliúshuǐzhǎngyúnxuán
西jiànzhītuīmiàokōngwèirénsuǒlián

作者介绍

王昌龄(690—756),字少伯,盛唐著名边塞诗人,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其诗以七绝见长,被誉为“七绝圣手”,与李白并称“联璧”。代表作《从军行》《出塞》等雄浑豪迈,展现边塞风光与将士壮志;《芙蓉楼送辛渐》等送别诗则含蓄深婉。曾任江宁丞、龙标尉,安史之乱时被濠州刺史闾丘晓杀害。诗风刚健清新,尤擅刻画边塞与宫怨题材,对后世影响深远。

王昌龄的诗

相关推荐

寒夜

〔宋代〕杜耒

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

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寒食

〔清代〕洪升

七度逢寒食,何曾扫墓田。

他乡长儿女,故国隔山川。

明月飞乌鹊,空山鸣杜鹃。

高堂添白发,朝夕泪如泉。

寒食清明二首·其一

〔宋代〕刘克庄

寂寂柴门村落里,也教插柳记年华。

禁烟不到粤人国,上冢亦携庞老家。

汉寝唐陵无麦饭,山蹊野径有梨花。

一尊径藉青苔卧,莫管城头奏暮笳。

寒食雨·其二

〔宋代〕苏轼

春江欲入户,雨势来不已。

小屋如渔舟,濛濛水云里。

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

那知是寒食,但见乌衔纸。

君门深九重,坟墓在万里。

也拟哭途穷,死灰吹不起。

寒夜独坐游子多怀简知己

〔唐代〕骆宾王

故乡眇千里,离忧积万端。

鹑服长悲碎,蜗庐未卜安。

富钩徒有想,贫铗为谁弹。

柳秋风叶脆,荷晓露文团。

晚金丛岸菊,馀佩下幽兰。

伐木伤心易,维桑归去难。

独有孤明月,时照客庭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