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旧院

〔清代〕蒋超

锦绣歌残翠黛尘,楼台塌尽曲池湮。

荒园一种瓢儿菜,独占秦淮旧日春。

古诗的意思及注释

逐句原文翻译

锦绣歌残翠黛尘,楼台塌尽曲池湮。

那昔日的重楼画阁,曲槛回阑,都已成断垣颓壁;那往日的盈盈歌女,婉转歌喉,早已灰飞烟灭。

荒园一种瓢儿菜,独占秦淮旧日春。

可怜那秦淮旧日春,年年春去春来,只有那独一无他的瓢儿菜独占风情了。

注释

(1)金陵:即今江苏南京。

(2)旧院:为昔日金陵妓院的所在地。

(3)锦绣:指穿锦绣衣裳的歌妓舞女。

(4)翠黛:本指美人的化妆,此处指美人。

(5)曲池:婉曲的池水。

(6)湮:湮没,淤塞。

(7)瓢儿菜:即瓜菜。

(8)秦淮:即秦淮河,流经南京市。

金陵旧院拼音版

jīnlíngjiùyuàn
jǐnxiùcáncuìdàichénlóutáijìnchíyān
huāngyuánzhǒngpiáoércàizhànqínhuáijiùchūn

作品简介

《金陵旧院》是清代文学家蒋超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诗人选取了一个极其微小的视角,用金陵旧院这一个细节的历史变迁来展现整个历史变化、人世沧桑的全貌。诗中对比鲜明,前两句写歌女死亡,楼台不在;后两句写瓢儿菜独占春光,并未对此进行评论,留下了大量空间供读者去想象和回味。全诗构思巧妙,善于写悲。以小见大,借景抒情,以委婉的描写表现深挚的感伤。

创作背景

金陵旧院在秦淮河畔,是明代歌舞繁华的烟花风月之场,清兵南下时废于兵燹。曹大章《秦淮士女表》说:“当时二十四楼,分列秦淮之市,其后遂毁,所存独六院而已,所艳独旧院而已。”作者伤悼明朝灭亡,叹惋金陵衰败,创作了《金陵旧院》此诗。

作者介绍

蒋超(1624—1673),字虎臣,号华阳山人,江苏金坛人。清初诗人、学者。顺治四年进士,官至翰林院修撰。其人性情孤高,后辞官漫游,卒于四川峨眉山。工于诗文,风格苍凉沉郁,多写自然山水与个人感怀。著有《峨眉志馀》、《蒋修撰集》等。

相关诗文

金陵三迁有感

〔宋代〕梁栋

憔悴城南短李绅,多情乌帽染黄尘。

读书不了平生事,阅世空存后死身。

落日江山宜唤酒,西风天地正愁人。

任他蜂蝶黄花老,明月园林是小春。

金陵晓发

〔清代〕姚鼐

湖海茫茫晓未分,风烟漠漠棹还闻。

连宵雪压横江水,半壁山腾建业云。

春气卧龙将跋浪,寒天断雁不成群。

乘潮鼓楫离淮口,击剑悲歌下海濆。

金陵五题·并序

〔唐代〕刘禹锡

【石头城】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乌衣巷】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台城】

台城六代竞豪华,结绮临春事最奢。

万户千门成野草,只缘一曲后庭花。

【生公讲堂】

生公说法鬼神听,身后空堂夜不扃。

高坐寂寥尘漠漠,一方明月可中庭。

【江令宅】

南朝词臣北朝客,归来唯见秦淮碧。

池台竹树三亩馀,至今人道江家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