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旧院

〔清代〕蒋超

锦绣歌残翠黛尘,楼台塌尽曲池湮。

荒园一种瓢儿菜,独占秦淮旧日春。

作品简介

《金陵旧院》是清代文学家蒋超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诗人选取了一个极其微小的视角,用金陵旧院这一个细节的历史变迁来展现整个历史变化、人世沧桑的全貌。诗中对比鲜明,前两句写歌女死亡,楼台不在;后两句写瓢儿菜独占春光,并未对此进行评论,留下了大量空间供读者去想象和回味。全诗构思巧妙,善于写悲。以小见大,借景抒情,以委婉的描写表现深挚的感伤。

创作背景

金陵旧院在秦淮河畔,是明代歌舞繁华的烟花风月之场,清兵南下时废于兵燹。曹大章《秦淮士女表》说:“当时二十四楼,分列秦淮之市,其后遂毁,所存独六院而已,所艳独旧院而已。”作者伤悼明朝灭亡,叹惋金陵衰败,创作了《金陵旧院》此诗。

翻译注释

翻译

那昔日的重楼画阁,曲槛回阑,都已成断垣颓壁;那往日的盈盈歌女,婉转歌喉,早已灰飞烟灭。

可怜那秦淮旧日春,年年春去春来,只有那独一无他的瓢儿菜独占风情了。

注释

(1)金陵:即今江苏南京。

(2)旧院:为昔日金陵妓院的所在地。

(3)锦绣:指穿锦绣衣裳的歌妓舞女。

(4)翠黛:本指美人的化妆,此处指美人。

(5)曲池:婉曲的池水。

(6)湮:湮没,淤塞。

(7)瓢儿菜:即瓜菜。

(8)秦淮:即秦淮河,流经南京市。

全文拼音版

jīnlíngjiùyuàn
jǐnxiùcáncuìdàichénlóutáijìnchíyān
huāngyuánzhǒngpiáoércàizhànqínhuáijiùchūn

作者介绍

蒋超(1624—1673),字虎臣,一字岵慎,自号华阳山人,金坛(今属江苏省)人。顺治四年丁亥(1647)赐进士第三人,授编修。后乞病归,遍游名山,卒于峨帽伏虎寺。临终有诗云:“偶向镬中求避热,那从大海去翻身。”著有《绥庵集》。

相关推荐

金陵新亭

〔唐代〕李白

金陵风景好,豪士集新亭。

举目山河异,偏伤周顗情。

四坐楚囚悲,不忧社稷倾。

王公何慷慨,千载仰雄名。

金陵驿二首·其一

〔宋代〕文天祥

草合离宫转夕晖,孤云飘泊复何依?

山河风景元无异,城郭人民半已非。

满地芦花和我老,旧家燕子傍谁飞?

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

金陵怀古

〔宋代〕王珪

怀乡访古事悠悠,独上江城满目秋。

一鸟带烟来别渚,数帆和雨下归舟。

萧萧暮吹惊红叶,惨惨寒云压旧楼。

故国凄凉谁与问,人心无复更风流。

金陵酒肆留别

〔唐代〕李白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

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金缕曲·闻杜鹃

〔宋代〕刘辰翁

少日都门路。听长亭,青山落日,不如归去。十八年间来往断,白首人间今古。又惊绝,五更一句。道是流离蜀天子,甚当初,一似吴儿语。臣再拜,泪如雨。

画堂客馆真无数。记画桥,黄竹歌声,桃花前度。风雨断魂苏季子,春梦家山何处?谁不愿,封侯万户?寂寞江南轮四角,问长安,道上无人住。啼尽血,向谁诉?

金缕曲·江干待发

〔清代〕谭献

又指离亭树。恁春来、消除愁病,鬓丝非故。草绿天涯浑未遍,谁道王孙迟暮。肠断是、空楼微雨。云水荒荒人草草,听林禽,只作伤心语。行不得,总难住。

今朝滞我江头路。近篷窗、岸花自发,向人低舞。裙衩芙蓉零落尽,逝水流年轻负。渐惯了、单寒羁旅。信是穷途文字贱,悔才华,却受风尘误。留不得,便须去。

金陵野外废寺

〔宋代〕游九言

寒花窈袅蔓颓墙,古寺苍苔昼掩房。

犬吠屋头山杳杳,虫鸣阶隙草荒荒。

池塘淡日蒹葭冷,篱落西风橘柚黄。

六代江山金碧地,断碑留得管兴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