泊樵舍

〔清代〕施闰章

涨减水愈急,秋阴未夕昏。

乱山成野戍,黄叶自江村。

带雨疏星见,回风绝岸喧。

经过多战舰,茅屋几家存?

作品简介

《泊樵舍》是清代诗人施闰章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主要记述诗人旅途所见,反映了清初战乱给人民带来的苦难。首联写江南秋季的阴天,颔联远望之景, 颈联写近处的所见所闻,尾联描写的是战争的洗劫,家破人亡的景象。诗中句句写景,亦句句言情,将强烈的感情寄寓于景物的描写之中。诗人以江村为中心,选取江水、天色、乱山、雨、星、风等自然景物,构成一幅荒凉寂寞的画面。诗的语言如金声玉润,既清新晓畅,又含蓄蕴藉。

创作背景

顺治十八年(1661)诗人奉命守潮西道,辖区包括临江、吉州、袁州三州,诗人驻节临江(治所今江西清江县)。康熙六年(1667)乃由水路赣江北上归里。在途经樵舍镇(位今江西新建县西北60里)停泊时写了《泊樵舍》这首五律。

翻译注释

翻译

河水暴涨水流更加湍急,秋云密布未到黄昏天已昏暗。

乱山中到处是野战的兵营,江村里飘落的黄叶片片。

稀稀落落的雨中遥见颗疏星,呼啸的旋风吹过高高的堤岸。

所过之处有那么多战船,所剩无几的茅屋若隐若现。

注释

(1)涨减:指上涨的洪水已退。

(2)未夕昏:不到傍晚天已昏暗。

(3)野戍:军队野外的驻扎地。戍:军队防守。

(4)回风:旋风。

(5)绝岸:高崖绝壁。

(6)喧:大声叫。

(7)经过:所经之处,所过之处。

(8)战舰:大船。

(9)几家:没有多少家。

全文拼音版

qiáoshè
zhǎngjiǎnshuǐqiūyīnwèihūn
luànshānchéngshùhuángjiāngcūn
dàishūxīngjiànhuífēngjuéànxuān
jīngguòduōzhànjiànmáojiācún

作者介绍

施闰章(1618—1683),字尚白,号愚山,宣城(今属安徽省)人。清世祖顺治六年(1649)进士。授刑部主事擢山东学政。清圣祖康熙十八年(1679),应试博学鸿词,授翰林院侍郎,预修《明史》,转侍读。工诗,与山东莱阳的宋琬齐名号“南施北宋”。诗风淡素高雅,影响颇大,时称“宣城体”。著有《学馀堂文集》等。

施闰章的诗

相关推荐

泊岳阳城下

〔唐代〕杜甫

江国逾千里,山城仅百层。

岸风翻夕浪,舟雪洒寒灯。

留滞才难尽,艰危气益增。

图南未可料,变化有鲲鹏。

泊舟呈灵晖

〔宋代〕徐玑

泊舟风又起,系缆野桐林。

月在楚天碧,春来湘水深。

官贫思近阙,地远动愁心。

所喜同舟者,清羸亦好吟。

泊舟盱眙

〔唐代〕常建

泊舟淮水次,霜降夕流清。

夜久潮侵岸,天寒月近城。

平沙依雁宿,候馆听鸡鸣。

乡国云霄外,谁堪羁旅情。

泊平江百花洲

〔宋代〕杨万里

吴中好处是苏州,却为王程得胜游。

半世三江五湖棹,十年四泊百花洲。

岸傍杨柳都相识,眼底云山苦见留。

莫怨孤舟无定处,此身自是一孤舟。

泊歙浦

〔宋代〕方岳

此路难为别,丹枫似去年。

人行秋色里,雁落客愁边。

霜月倚寒渚,江声惊夜船。

孤城吹角处,独立渺风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