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句原文翻译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苍翠的丛林掩映着竹林寺,远远地传来黄昏的钟鸣声。
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身背斗笠在夕阳的映照下,正独自沿着青山走向远方。
注释
(1)灵澈上人:唐代诗僧,本姓杨,字源澄,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在会稽云门山云门寺出家。上人,对僧人的敬称。
(2)苍苍:深青色。
(3)竹林寺:在今江苏丹徒南。
(4)杳杳:深远的样子。
(5)荷笠:背着斗笠。荷,背着。
(6)斜阳:一作“夕阳”。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苍翠的丛林掩映着竹林寺,远远地传来黄昏的钟鸣声。
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身背斗笠在夕阳的映照下,正独自沿着青山走向远方。
(1)灵澈上人:唐代诗僧,本姓杨,字源澄,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在会稽云门山云门寺出家。上人,对僧人的敬称。
(2)苍苍:深青色。
(3)竹林寺:在今江苏丹徒南。
(4)杳杳:深远的样子。
(5)荷笠:背着斗笠。荷,背着。
(6)斜阳:一作“夕阳”。
《送灵澈上人》是唐代诗人刘长卿所作的一首五言绝句,此诗共四句,前两句写灵澈上人欲回竹林寺的情景,后两句写诗人目送灵澈上人辞别归去的情景,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离别的伤感与依依不舍之情,表达了对灵澈的深厚情意,也表现了灵澈清寂的风度以及诗人虽然失意却闲适淡泊的情怀。全诗纯为写景,恍如图画,借景抒情,构思精致,语言精炼,素朴秀美,意境闲淡,是一首感情深沉的送别诗,也是一幅构图美妙的景物画,为唐代山水诗的名篇。
《送灵澈上人》这首诗是作者写傍晚时分,送灵澈返回竹林寺的途中所见所感。灵澈上人是中唐时期一位著名诗僧,俗姓汤,字源澄,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在会稽云门山云门寺出家,诗中的竹林寺在润州(今江苏镇江),是灵澈此次游方歇宿的寺院。
金沙酴醾春纵横,提壶栗留催酒行。
公家诸公酌我醉,横笔送晚延月明。
此诗诸儿皆秀发,酒间乞书藤纸滑。
北门相见後十年,醉语十不省七八。
吏事衮衮谈赵张,乃是樽前绿发郎。
风悲松丘忽三岁,更觉绿竹能风霜。
去作将军幕下士,犹闻防秋屯虎兕。
只今陛下思保民,所要边头不生事。
短长不登四万日,愚智相去三十里。
百分举酒更若为,千户封侯傥来尔。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寒更承夜永,凉夕向秋澄。
离心何以赠,自有玉壶冰。
吴兴才人怨春风,桃花满陌千里红。
紫丝竹断骢马小,家住钱塘东复东。
白藤交穿织书笈,短策齐裁如梵夹。
雄光宝矿献春卿,烟底蓦波乘一叶。
春卿拾材白日下,掷置黄金解龙马。
携笈归江重入门,劳劳谁是怜君者。
吾闻壮夫重心骨,古人三走无摧捽。
请君待旦事长鞭,他日还辕及秋律。
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
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年高雪满簪,唤渡浙江浔。
花落一杯酒,月明千里心。
凤凰身宇宙,麋鹿性山林。
别后空回首,冥冥烟树深。
青衫匹马万人呼,幕府当年急急符。
愧我明珠成薏苡,负君赤手缚於菟。
观书到老眼如镜,论事惊人胆满躯。
万里云霄送君去,不妨风雨破吾庐。
津头云雨暗湘山,迁客离忧楚地颜。
遥送扁舟安陆郡,天边何处穆陵关。
我家曾住赤阑桥,邻里相过不寂寥。
君若到时秋已半,西风门巷柳萧萧。
姑苏城外柳初凋,同上江楼更寂寥。
绕壁旧诗尘漠漠,对窗寒竹雨潇潇。
怜君别路随秋雁,尽我离觞任晚潮。
从此草玄应有处,白云青嶂一相招。